正文 第110章、《朕问》天下(十一)(2 / 3)

行的。

    但这群商人都怕了,条件多多,继续存没有问题,先换所谓皇家银行的契约,存金不管涨还是不涨,他们都不会另交。还有人想拖桂王下水,要求桂王担保。

    那怕桂王不是他表现在人前的胆小怕事,一张嘴也应付不了二十多人,正在难办之际,卢九德来了。

    好了,不用谈了,桂王可以担保,担保他们没有染疫,不用隔离。

    然后皆大欢喜,转皇家银行,不交存金。结果卢九德又出猫腻,说不能转皇家银行,最多转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

    商人都精明,如果卢九德也爽快答应,他们还以为上当受骗,准备动员更大的力量继续找福王要说法的。但都先妥协了,卢九德还来这句,那就说明这事靠谱,然后纷纷打听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是怎么回事。

    朱慈炅指使完卢九德,就不想继续听两妇人的家长里短了。他拿着《朕问》样刊,跟任太后说了声随便走走,就出了慈庆宫大殿,准备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

    王坤陪着他,还要给他披上披风,朱慈炅拒绝了。

    他慢慢的走在游廊上,听着雨声,风声,还停步欣赏了谭进和岳鸣珂两个人闲着无事切磋武艺,把他的护卫首领和密卫首领双双闹了个大红脸。两个人沉默不语,瞬间收招,乖巧的跟在朱慈炅身后。

    “你俩谁厉害点啊?”朱慈炅脸带笑意,轻轻发问。

    这个问题重要吗?关键是两个人都失位了,虽然朱慈炅身边王坤身手也不错,但谭进和岳鸣珂肯定是失职的。

    两个人都不敢回答,王坤开口缓颊。

    “皇上,你午休的时候,孙公公来了一趟。黄首辅有信到了,刚刚奴婢一直没机会呈给皇上。”

    朱慈炅在雨亭里停步,将手中《朕问》放在石桌上,接过了王坤递上的信纸。

    黄立极对督政院制度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因为必须要诸王的粮食大明才能度过明年的粮食危机。

    关于督政院副使,他推荐曹思诚,因为诸王都不熟悉监察事务,张延登也是刚刚担任御史,而曹思诚经验丰富,在督察院也颇有威望,可以平稳过度。

    京察结果关于侍郎以上的人事调整,他给了朱慈炅一个草案。

    北京礼部:周登道致仕,他推荐孟绍虞顺位接任,温体仁升左侍郎,钱谦益升右侍郎。

    北京刑部:苏茂相致仕,他推荐李标接任,刘之凤升左侍郎,南居益升右侍郎。

    北京兵部:左侍郎熊明遇升尚书衔,任宣大总督,兵部右侍郎,由曹文衡接任。

    北京太常寺卿,他推荐申用懋。

    南京礼部:尚书孔贞运,左侍郎钱象坤,右侍郎林焊。

    南京兵部:左侍郎,傅宗龙,右侍郎,刘鸿训。

    南京户部:尚书杨一鹏,左侍郎周延儒,右侍郎吴宗达。

    南京吏部:左侍郎,吕图南,右侍郎,刘廷元。

    ……

    朱慈炅对人事调整大感惊讶,钱谦益和申用懋居然被黄立极推荐,这怕是谢陞的意思吧?北京大和解了?

    不过,南京这边几乎是大换血,孔贞运和周延儒的到来,怕是黄立极讨好自己吧,其实朱慈炅对潜邸成员已经没有那么看重了,倒是杨一鹏直升户部尚书有点意外。

    “这杨一鹏不是漕运总督,怎么直接尚书了,王坤你知道吗?”

    王坤自己已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