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大朝会(3)(1 / 3)

    朱慈炅神情冷漠的看了跌坐一团的文震孟,伸手让方正化牵着自己,下了宝座,走下御阶,在众目睽睽中来到黄立极面前,要到他手中官帽。

    “黄先生矮身。”

    黄立极怔怔的看着小皇帝,忍不住老泪纵横,低着头颤抖着跪了下去。

    朱慈炅亲手帮他戴好,系好,还系了个蝴蝶结。

    殿上群臣都傻了,一时间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黄立极,他怎么配?

    天子降阶啊!

    朱慈炅表演完,回到御阶,将朱批后的弹章扔给文震孟。

    “请文卿代朕烧给文征明先生。文采很不错,想象力丰富,适合写成市井小说。”

    文震孟打开看到小皇帝的字迹,与当初流传出来的在孙承宗书房见过的已经有了明显区别,不歪不斜,很方正了。

    见到那不对文的对联,再也忍不住,一口老血喷出,晕了过去。

    这情景很像天启帝都到钱龙锡弹劾三大殿的奏折。

    方正化上前一步,将文震孟抱起,交给他挥手招来的两个太监,“送太医院。”

    黄道周上前的脚步停下,目光转向排在文臣之首的刘一燝和第三位的孙承宗。

    刘一燝依然闭目,似乎驱赶太后已经用掉了他全部功力,他此时是个武功尽失毫无还手之力的老头。

    孙承宗叹息了下,摇摇头。别折腾了,小皇帝还是太子时,套路就很多,路子很野的。

    但刘宗周不依,依然站了出来。

    “皇上是要堵塞言路?”

    朱慈炅笑了,小脸天真而惊讶,“吏部尚书是言官?朕怎么不知道?对了,堵塞言路是什么罪名?是不是要杀头?”

    群臣中终于有人笑出声。

    孙承宗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站了出来,“监察御史何在?再有人扰乱朝会,叉出去。曹孕一,管好你的人。”

    曹思诚上前一把扯着刘宗周,将他拉回队列。

    一时四下皆静,只有那本染血的弹章孤零零的留在殿中。

    很多人看向小皇帝的目光都变了。皇帝这个性格,要追溯到武宗,皇帝的急智,恐怕要比肩世庙。

    可他才三岁啊。该如何应对这位主,他两次朝议就搞掉两位吏部尚书,小皇帝和天官犯冲吧?

    王永光还待在诏狱,但文震孟已经社死了。今日之事,一散朝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三岁小皇帝手撕文状元的故事甚至会被青史演绎,文震孟流芳千古了。

    朱慈炅压抑的心情得到了释放,可能这就是文震孟打断他思路唯一的正面作用。他在方正化的帮助下坐回宝座,以手托腮,小脸上没有怼翻尚书的得意,反而是更多的迷茫。

    “刘先生,朝议不决,朕意是再下到督抚,尤其是南方各省督抚。让他们结合本地情况提出施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解决方案。不要搞一策通用,要因地制宜,允许地方有灵活手段。”

    朱慈炅稍顿了下,又扫视群臣,继续道:

    “当然,谁要是只会空谈这个该斩那个该杀的,朕觉得他就该杀。国事艰难,朕希望诸卿精诚团结,莫要空谈误国。”

    刘一燝睁眼出列,拱手,“陛下圣明。臣意是督察院也派员下到地方,不能是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