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身份证明去柜台取钱,取出来了八十块。
怎么这么多?
她把钱揣兜里,出去找邮递员说话,“同志,我现在在村里做记分员,以后不方便来镇上取信件,麻烦你送信的时候,把我的也一起带上。”
邮递员应了一声,他之前还奇怪,这位女同志为啥不让他把汇票送到家,后来想想可能是怕婆家人知道她有多少钱。
“你放心,送汇票的时候不是你本人,我不会让其他人签收的。”
“那就多谢你了,你真是个好同志,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邮递员被夸的不好意思,其实南笙也觉得自己虚伪,但她习惯了,遇到能用上的人,说好话讨好很有必要。
南笙找个没人的地方先把信封打开,林寒写字一板一眼,看得出为人也是如此,估计没什么情趣。
信写的简短,主要交代自己从副营正式升为营长,军贴和奖金都有增长,以后他每月固定往家里邮寄八十块,不够再写信告诉他。
上面还说,林寒以后每月想给父母五块钱养老钱,如果她同意请写信告知,以后每月他往家里邮寄八十五块。
人确实挺老实,有事也知道商量,南笙想着这人应该好相处。
最重要的是,他把战友用不上的各种票都跟随信寄了回来。
粮票虽然少,南笙可以用那些工业票啥的换粮票,反正买就完了。
她现在身上有八十斤粮票,十斤油票,五斤糖票,还有不少肥皂票和工业票。
林寒还给她弄了一个手表票和缝纫机票,这两样东西可值钱了,是紧俏货,赶上行情,能卖两百多块钱。
来到供销社,她先买两个蛇皮袋,把油票糖票给消耗光,然后再去买粮食,一斤粮票可以买一斤白面或者大米,换成苞米面就可以买三斤。
南笙买的是大米整整八十斤,她抬不动就让人帮忙送到门口,把蛇皮袋子套在外面,只要不摸谁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说来也是巧,南明礼也刚到镇上,他一大早去给姥姥舅舅报信,这才来晚了。
“姐,你坐牛车来的啊,娘还让我给你买粮食呢,怎么就买一袋?”
南笙小声说,“这是大米,留着过节过年吃的,我还打算买袋白面,剩下的再买粗粮。”
明礼这回服气了,认为姐姐有先见之明,这个婚结的真好,寡夫虽然有俩娃,但他是真有钱,不会让一家人饿肚子。
“姐你等我,我也先把粮票给用了。”
明礼出来的时候也扛了一袋子粮食,是苞米面,“家里还有二百来斤粮食,走吧姐,我带你去好地方逛逛。”
南笙知道弟弟要去黑市,这几年镇上收成都不错,老百姓想吃点好的,上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黑市的存在并没那么神秘。
不过这行有个规矩,钱货两清,你要是买完东西回去找事,就得经得住报复,前几年有人在黑市买台缝纫机,结果转身就把人举报了。
结果怎么着,举报那人死了,到现在也没查出来是谁干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