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双凫一雁(2 / 2)

酿秋实 前后卿 1361 字 8天前

外走。

婆子年纪有些大,因着腿脚不好,碰到台阶还险些绊了一跤。

早在一旁旁观许久却插不上手的小九,立马上前接过了木箱:

“我来搬罢,嬷嬷。”

那婆子下意识看了一眼前头的夫人,眼见没有反对,也知小九是有话要说,先是含糊应了一声,便道后头还有东西要拿,退了下去。

小九便抱着木箱,眼见李氏没有回头,还要往外走,便劝道:

“大东家,玄修清苦,又是此番世道,实不宜出家。”

出家。

是的,出家。

前几日李氏院内的动静敲敲打打,总不安宁,他们几个侍卫其实都去瞧过。

只是消停了两日,大家本以为事情过了。

可万万没有想到,今日李氏吩咐套马,竟是要走。

天下将乱,神佛都未必有主子顶用,此时离了主子的庇佑可不是十死无生吗?

到底是在周家这么多年,又是被李氏看着长大,小九终是尽心尽力的劝道:

“大东家,请再听我一句公允的话——

有些时候,糊涂些也是好事。”

“少东家自归家后,什么事情不是按照您的嘱咐来办?”

“春和堂这些年如何对待百姓,账本善目您都看在眼中,连先前城中加收赋税,药草告捷,少东家也愿意舍了脸面,去寻旧友换作旁人,谁能在这风雨飘摇之期,换到药材回来?”

“您若是潜心向佛,只管在家中修建佛堂,不必在外奔波,少东家愿意往后多行布施之举,善待百姓,定期施粥赈民,救难扶灾”

始终没有人回答。

小九说的口干舌燥,终是意识到有些不对,不安的咽了一口唾沫,回忆着,继续道来:

“至于崇安县的县令昏聩,少东家也应承过,说最迟明年开春就会有转机,不必多作憎恶。”

“您只管安心留下,待晚些时候少东家和表小姐成婚,一家和睦,您含饴弄孙,颐养晚年,何不美呢?”

这回,不知是因为哪句言语触动了李氏,李氏终于是顿住了脚步。

小九一喜,下意识等待吩咐,却听李氏转头,轻声问道:

“那孩子怎么不来见我最后一面?”

“可是还记挂着我那日的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