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米国编剧工会(2 / 3)

/p>

李琦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表情有些古怪。

是他的背后有人指使?还是编剧工会自己的主意?毕竟自己获得奥斯卡已有一段时间,为何偏偏此时前来?他们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是……罢工?

不对啊,按理说事情还有一段时间才是。

……

大卫?杨从李琦的工作室出来,径直走向停车场。

一上车,他就拨通了工会西部主席克里斯托弗?凯泽的电话。

“怎么样,谈得如何?”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而平稳的男声。

“我态度已经很好了,但对方就是不想加入我们。”

“你说让他进来担任理事了吗?”

“说了…”

大卫?杨语气中压抑着不满。

在他看来,自己在工会摸爬滚打多年才坐上理事之位,而这华夏人刚来就有资格获此待遇——对方居然还不领情?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才传来克里斯托弗?凯泽听不出情绪的声音:“全米国99的精英编剧都与我们站在一起。

正是他们,铸造了好莱坞的城墙,主导着影视界的规则。

以往即便有其他国家的编剧获得最佳编剧奖,也凤毛麟角,并且很快都会加入我们。

想不到一个华夏人,竟然这么跳脱?”

“要不然,我们再找他一次?”

“行。

你再去找他一次,告诉他如果不加入,后续的麻烦会很多。”

“我明白了…”

“你不明白。”

凯泽打断他,“我说的不仅仅是编剧工会——而是上面有人点名,希望他加入工会,无论是制片人联盟,还是我们。”

有些人以为只有东方才讲“统战”

,其实西方同样如此,对于主流文化的吸纳与规训,他们自有一套成熟体系。

一个华夏人闯进来,深谙这套游戏的规则,却不愿遵守它的约束——这是他们绝不能容忍的。

……

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李琦连续两次收到来自“制片人联盟”

和“编剧工会”

的“邀请”

而他依然以“没有时间”

为由,一律回绝。

大卫?杨再次上报。

“算了,反正我们已经尽心了。

他想吃点苦头,就让他后悔。”

克里斯托弗?凯泽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现在先处理眼前的。

找个人留意他的动向,然后向我汇报就行。”

“好,我明白了。”

在他们看来,每一个编剧都应该被纳入他们的管理范畴。

请注意:是“管理”

,而不仅仅是“谋福利”

工会的诞生,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结晶;其背后有利可图,否则谁会上赶着请你入会?

米国编剧工会。

华夏人对它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来自于2007、08年,以及后来20年那几次大规模罢工。

尤其是2007年底开始的那一场,让全球真正见识到——当编剧放下笔,好莱坞的灯光是如何一盏接一盏熄灭的。

罢工期间,米国编剧工会(91ga)成员被禁止从事任何编剧工作,这对高度依赖剧本实时修改与开的好莱坞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许多正在拍摄或筹备中的项目,因无法调整剧本而陷入瘫痪。

其中受影响最显着的包括:

《夺宝奇兵4:水晶头骨王国》:拍摄中断,剧本修改全面停滞。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声援编剧,甚至拒绝修改剧本。

尽管主体拍摄已完成,但关键对话和场景无法调整,最终成片被批评台词粗糙、情节仓促。

《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堪称罢工的“着名受害者”

罢工开始时,编剧只交出了一份大纲式的剧本。

结果电影开机就撞上罢工潮。

结束后因制作周期紧迫,导演迈克尔?贝只能硬着头皮用这个未打磨的剧本拍摄,导致剧情混乱、角色塑造单薄,广遭批评。

《天使与魔鬼》:作为《达芬奇密码》的续集,本片的剧本修改因罢工完全停止。

上映日期不得不从2008年推迟至2009年。

《007:大破量子危机》:同样受罢工影响艰难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