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这个安排。
“另外,今年国庆,上面希望你也推出一部主旋律电影。”
“我……”
李琦刚想开口,却被林和泰笑呵呵地打断:
“这可是上头点名要你参与的。
其中的意义,你应该明白。”
林和泰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这不是普通的电影项目,而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待。
“好,我知道了。”
李琦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他需要拿出一部既符合主旋律要求,又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
……
拍一部主旋律?
李琦坐在酒店的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我和我的祖国》肯定不合适,它讲的是祖国七十年的变迁,时代背景还远未到达那个时候,再过十年还差不多。
那拍《建国大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摇了摇头。
题材太过宏大,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太多,不是现阶段能够驾驭的。
而且拍摄这样的影片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多,审批流程也会非常复杂。
正想着,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琦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陌生号码,他本来想挂掉。
却忽然觉得有些眼熟,于是按下接听。
“李总,我是老江,江德旺。”
“哦,听出来了。”
李琦有些惊讶。
他刚才还在想这件事,没想到对方就打来了。
江德旺语气激动:“听说您在米国,我也过来了。
觉得在这儿见面,比在香江或内地都更方便。”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那你现在……”
“我就在您楼下。”
很快,敲门声响起。
李琦开门,正是岛内的江德旺。
他穿着一件略显皱巴的西装,手里拎着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睛却很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老美还是有点用处的嘛!”
李琦笑着与他握手,“快来,仔细跟我说说,你们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越详细越好。”
自从接到林和泰的电话,他心里就一直痒痒的。
现在正主来了,自然要问个明白。
他引江德旺到套房的小客厅坐下,倒了两杯茶。
江德旺长叹一声,接过茶杯:“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老兵们有这么大的能量。”
他抿了一口茶,开始讲述:“当时我们联系上了《新生报》,他们支持老兵返乡,还帮我们印传单、文章,标题叫作《我们沉默60年》……”
“我们还去了岛北集会……那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很多老人家坐在轮椅上,汗流浃背,但没人说要放弃。”
“哈?”
李琦一听就警觉起来:“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他们没对你们动手?”
他指的是绿色这边的支持者,甚至是当局的安全力量。
在这种敏感时期,集会很容易引冲突。
江德旺眼睛一瞪,通红之中带着狠劲:“怕什么?大不了挨顿打!
我们当中不少人连遗书都写好了,还怕这个?很多老兵就一个念头:临死前回去看老娘一眼,哪怕只是到坟前磕个头也行……”
他的声音哽咽了,“有些人等了六十年,真的等不起了。”
“可惜之前一直没掀起太大水花,媒体报导有限,社会关注度也不高,我们甚至开始怀疑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正好赶上选举,你之前提过,实在不行就找国党的人。
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报销一半差旅费,他们说,老兵是岛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福祉应当得到保障。”
江德旺说到这里,露出一丝苦笑的笑容,“变脸就是这么快…”
“啊?”
李琦挠头——闹了半天,背后的“高人”
竟是自己。
他有点脸红,毕竟当初只是随口一提。
那时候他更多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觉得这些老兵实在可怜,能帮一点是一点。
没想到会引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
“对了,你们资金够吗?需不需要我资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