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文化攻美(2 / 3)

>别说现在是2oo4年,就算再过二十年,社交媒体时代,不也照样有闻风而动的大爷大妈们疯狂抢盐、抢白菜?即便家里的冰箱还塞着可能冻了两年的西兰花和不知何时放入的冻肉。

他们从未计算过,长期开启冰柜所耗费的电费,或许早已过了那些冻肉本身的价值。

这是一种情感计算,而非经济核算。

宁愿将丰盈制成预制菜塞进冷柜,也决不允许那方象征着“储备”

的空间空着。

或许,西呗的那个“老贾”

,之所以能把馒头卖出天价,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心理?!

毕竟一个馒头21块,2o块钱要交电费。

李琦的思维不由得散开去,带着一丝行业顶层审视市场心理的冷冽趣味。

他无奈地摇头失笑,拿起桌上那部摩托罗拉翻盖手机,熟练地按下一个号码。

“老孔,”

电话接通,他直接吩咐,“你叫上王保强、黄建鑫……”

话说一半,猛地刹住。

电话那头只有轻微的电流声。

他想起来,王保强那股愣头青的狠劲,黄建鑫那学院派的较真,都被他一股脑塞去米国进修了。

此刻,他们大概正在洛山基的片场或扭腰的剧院里摸爬滚打。

“算了,他们不在国内。”

他语气顿了顿,“你另外找几个靠谱的人,开车来我院里一趟,把冰箱冰柜这些东西,全都拉到公司去,给大伙分分。”

电话那头的孔阳立刻心领神会,声音带着笑意:“伯母又来送温暖了?”

“啊,”

李琦应了一声,“还是老规矩。

你留下三成,剩下的带走,给公司的员工们都分分,都尝尝我爸的手艺。”

“琦哥儿,不是我说你,”

孔阳在那边咂嘴,“伯父这手艺真是没得挑,酱那牛肉,绝了!

换成我,天天有这口福,能乐死。”

“别贫了,”

李琦笑骂,“我也得能吃得完不是?”

“那倒也是!”

孔阳哈哈一笑,挂了电话。

不到半小时,门外就响起了汽车喇叭声。

不是小轿车,是辆能拉货的金杯面包。

可见李老爷子这回的手笔之大。

下午两点,“璀璨娱乐”

公司的内部食堂正是人声鼎沸的时候。

免费午餐是李琦定下的规矩,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有水果有点心,水准堪比外面不错的餐馆。

这在整个行业里都是头一份。

几个员工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啧,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以前我在华谊那边,别说平时了,年终福利能个购物卡都得谢天谢地,哪见过这阵势。”

一个戴眼镜的后期人员感慨。

“谁说不是呢!

咱们公司在京都现在也算这个了吧?”

另一个宣传口的女孩竖起大拇指,“北影厂牛吧?老牌国营大厂,福利跟咱们一比,差远了!”

“你们谁见过李总他老爸没?”

一个年轻些的实习生好奇地问。

“没呢,听说是个隐世高人,特级厨师!”

“真的啊?怪不得李总这么大方,天天请我们吃好的。

你说,这以后谁要是能嫁给李总,岂不是天天吃国宴?真是祖坟上冒青烟…”

“嘘——!

小声点,李总来了!”

窃窃私语声瞬间消失,只剩下餐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咀嚼声。

李琦端着餐盘,目光在食堂里扫了一圈,看到了角落里的孔阳,便径直走过去坐下。

饭菜很简单,他吃得也快,边吃边和孔阳低声交谈。

“内地这边最近风声有点紧,古装戏扎堆,上面好像有点意见,下一步的立项可能得更谨慎点。”

孔阳压低声音。

“嗯,跟我想的差不多。

所以得做点不一样的。”

李琦扒拉着饭,“光靠市场嗅觉不够了,得抬头看路。”

饭还没吃完,放在桌面的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

李琦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神色稍肃,拿起手机走到食堂外的走廊。

“林老,我这回来还没满二十四小时呢,您又有什么重要指示?”

他语气恭敬里带着熟稔的随意。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略带沙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