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些中小戏院瓜分。
今年的暑期档,由于米国编剧工会罢工等因素影响,好莱坞大片供给肉眼可见的减少,竞争激烈程度不如往年。
但也正因如此,「璀璨娱乐」推出的《决战中途岛》、《香江行》、《汉江怪物》等片几乎形成了垄断之势,将其他影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眼下暑期档接近尾声,《触不可及》的上映,无疑是为档期收官再添一把火。
…
李琦要求黄建鑫执导的这版《触不可及》,片长定为119分钟,比原版的112分钟略长。
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丰富菲利普的家庭背景线索和其内心的心理刻画,使得人物弧光更加完整。
前世的法语版《触不可及》作为非英语电影,曾创下全球426亿美元的惊人票房,一度成为影史最卖座的非英语电影。
打破了本子动画《千与千寻》保持的纪录,这本身就证明了其故事内核的普世吸引力。
该片当年在香江也取得了84o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无法与《泰坦尼克号》这类商业巨制相比,但对于一部法语文艺片而言,成绩已相当亮眼。
并且在港上映周期长达57天,远一般外语片,足见香江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接纳和耐心。
如今,这部制作更精良、明星阵容加持、全英语对白的版本登陆香江,日观影人次便呈现出可喜的跃升。
在李琦的预期里,凭借现有的平台和宣传优势,此版本在香江的票房若不能突破15oo万港币,都算是一种失败。
影片开始,画面切入便是玛莎拉蒂跑车在废城夜色中狂飙的刺激镜头。
凯文·哈特饰演的黑人青年德瑞斯,载着由布莱恩·克兰斯顿饰演的瘫痪富豪菲利普,不顾身后鸣笛追逐的警车,这一幕反常规的开场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
紧接着,两人以1oo欧元打赌。
菲利普佯装“癫痫作”
,德瑞斯配合表演“口吐白沫”
骗过警察,喜剧张力与人物性格立刻凸显。
随后故事闪回到半年前两人初次相遇。
豪宅内,菲利普已经面试了数十位专业、刻板的护工,镜头冷静地捕捉着应聘者们脸上程式化的怜悯或刻意保持的礼貌。
随即,一个俯拍镜头,巧妙地将曾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菲利普困于轮椅中的渺小与无助感渲染到极致。
镜头再次对准萨特所着的《存在与虚无》特写。
以此来暗示了角色内心的精神困境。
而凯文·哈特饰演的德瑞斯,当时刚刚出狱,他闯入豪宅并非真心求职,只是为了获取一份拒绝信以领取失业救济金。
一身嘻哈风格的运动服,举止随意,甚至翘着二郎腿与菲利普的女秘书扯淡,临走时还顺手牵羊拿走了桌上的一件古董彩蛋……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真实与不羁,反而引起了菲利普的兴趣。
项目初期,李琦就让黄建鑫在这部电影的叙事上,大量采用“碎片化蒙太奇“手法。
即将菲利普的贵族生活与德瑞斯的街头文化通过快剪辑形成强烈反差。
比如,德瑞斯用嘻哈音乐改造菲利普书房的场景仅用22分半钟完成,却通过12个镜头切换展现了两人价值观的碰撞。
这种紧凑的叙事策略使119分钟的体量容纳了过42个关键情节节点。
影片平均镜头31秒,显着低于好莱坞的平均45秒的水平。
但在菲利普与德瑞斯在滑翔伞上的这个最为令人称道的经典段落,却反其道而行耗时8分钟。
其中前5分钟没有任何的台词,仅通过风声、呼吸声和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这种“留白式“处理让观众在静默中感受角色内心的释放,证明了那句:时长的有效性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情感浓度。
技巧的意义就在于给情感服务。
哪怕李琦看过无数次,依然觉得内心受到触动。
眼圈泛红…
…
“哗哗哗——!”
“这就结束了?我怎么感觉,刚刚坐下。”
“哇,太棒了!
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时间太短了…”
“不会吧,这电影竟然有119分钟?不好搞错了吧?”
119分钟的观影结束,放映厅内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欣赏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总能让人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充实的满足感,觉得这段时光没有被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