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2 / 3)

当王智文出现在食堂入口时,原本嘈杂的空间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许多目光瞬间聚焦过来,窃窃私语声陡然增大:

“他怎么来了?”

“是王智文?真是他!”

“哇塞,想不到啊,竟然连他也过来了?”

“要不说什么叫做大势所趋呢!看着吧,‘璀璨’这是要飞啊…”

“啧啧…”

王智文在演艺圈里的名声确实……有些特别。

原因就是他那出了名的个性,

太自我为中心。

比如,在别人都疯狂接拍广告,轻松赚取快钱的年代,他却多次拒绝了高额广告代言费。

有次还在媒体面前直言不讳:“我喜欢钱,但拍广告赚快钱,让我很不舒服,感觉自己在卖脸。”

此话一出,同行侧目,广告商敬而远之,也给他招来不少非议。

合着就你清高?就你牛逼?装什么艺术家架子!

还有更“恶劣”的,2000年拍摄期间,因为剧组赶进度,有记者在拍摄间隙强行递名片试图采访。

他正嚼着口香糖,顺手就用那张精致的名片包住了嚼过的口香糖,随手一丢。

这一“随手”,引起整个媒体界的口诛笔伐,指责他傲慢无礼,不尊重媒体人。

再加上今年,又传出被投资方告上法庭,指他不配合宣传、擅自改词……诸多事件叠加,使得“难搞”、“清高”、“性情古怪”成了他甩不掉的标签。

因此,他的出现,在这个主要由年轻艺人和部分“改换门庭”者构成的食堂里,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更多的注目和背景音里的“蛐蛐”声。

王智文仿佛自带屏蔽器,那些投来的目光和隐约的议论,他一边拿盘子,一边惊讶地看向李膤:

“嚯,你们这食堂……也太夸张了吧?比剧组餐强了一百倍不止啊!这水准,天天这么搞?”

李膤笑着引他往里走:“王老师,您不知道,这还真就是我们李总的坚持——再苦不能苦员工,再省不能省肚子。别的不敢说,在咱们京城,所有娱乐公司里头,我们‘璀璨’的伙食,那是独一份儿!川鲁粤淮扬,应有尽有,您尝尝就知道了。”

“哎!王老师!”

一个带着浓重冀男口音、无比热情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只见穿着朴素运动服、手里端着堆得老高的餐盘的王保强,从人群里灵活地挤了过来,脸上挂着招牌式的、带着点憨气的灿烂笑容。

“真是您啊!您怎么也在俺们这儿?”

王智文愣了片刻,认了出来:“你是……《盲井》!还有《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王保强!”

“是我,是我!”王保强连连点头,开心得像个孩子。他扭头对李膤说:“雪姐,您忙去吧,这儿交给我就成!俺保证把王老师招呼好!”

他拍着胸脯,砰砰作响,显得信心十足。

“那行,你一会儿吃完饭,带王老师去咱们顶楼的宾馆安排个房间,李总说了,王老师要是今天走不了,就住下。”

这事儿包俺身上,您放心吧!”王保强拍着胸脯保证道,透着一股子憨劲儿。

要不说,人与人的磁场有时候真的很难讲,科学都没法完全解释。

前世王保强和王智文两人就是老友,虽然年龄、戏路、性格差异巨大,却成了莫逆之交。

而且在王志文人生某个极为困难、甚至有些落魄的低谷时期,是彼时已经成名、但同样经历过磨难的傻根王保强,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倾囊相助。

到了后来,王保强遭遇婚变和巨大的事业危机,需要巨资周转时,问王智文借三百万,后者一分钱都没有借。

这一世,历史的惯性或者说人与人之间那种奇妙的吸引力再次奏效。

“王老师,您尝尝这个,酸菜鱼,俺们食堂大师傅的招牌!地道得很!”

王保强热情地推荐,“还有这个排骨烧年糕,俺每次来都得弄两份儿!”

他完全不顾所谓的前后辈礼节,直接用公用勺给王智文碗里盛菜。

看着自己碗里堆成小山一样的菜,王智文嘴角抽搐,“够了够了!你这是要把我喂成‘傻根’啊!”

等两人端着盘子坐下。

王保强才又说道:“王老师,别听他们瞎说。”

王智文夹起一块糖醋里脊,慢悠悠地咀嚼着,神色平淡:“说什么?我没听见。日子是自己过的,戏是演给自己的,别人说什么重要吗?我只在意,给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