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新任务(2 / 2)

根据设计参数确定是“向量计算机”

后,曲卓先想到的是,咱们国家知名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细一琢磨,现不对。

印象里银河一型,参考的是克雷—1。

老美克雷公司76年布的产品,泰坦级计算机的前身。

资料室里有那款机器的常规公开资料,但因为是新产品,细节架构和技术参数还没收集到。

而眼前这六份半设计图,主要参照的是cray公司在7o年代初期布的cray-1。

之所以修修改改了这么多份设计,就是因为cray-1布的比较早。

在后续的几年里,有很多相关的新技术出现。

设计目标是融合新技术,以越cray-1。

坐那回忆了好几分钟,曲卓隐约想起来,本科时学计算机展史,里面提到过在银河系列之前,我们还有一款大型向量计算机,计算度好像是达到了每秒1ooo万次。

不过那台机器多少沾点生不逢时,创造记录后只过了几个月,就被国防科大主导的银河-i亿次巨型计算机给打破。

“那个生不逢时的大家伙,应该就是这玩意吧?”

曲卓低头看着眼前的图纸默默琢磨。

“哎哎哎”

孙彩云见曲卓半天不吱声,一看就是脑子里在不停的琢磨着什么,赶紧提高音量:“我再跟你强调一遍!

不着急,慢慢看,慢慢想。”

“你也不能不让我琢磨呀。”

曲卓苦笑。

“那我不管,反正老师临走前交代了。

其它的你都不用管,只需要考虑,之前你弄那个总线架构,有没有可能应用到这上面……”

孙彩云说话间敲了敲那份只有个大框的设计图,再次加强语气:“只琢磨这点事儿就行了,其它的不要管。

就算有别的想法,不管多好,多优秀,也要等到老师回来后再说。

在他回来之前,压着!

不准琢磨!

不准想!

听明白没?”

“明白啦”

曲卓拉着长音儿,无奈的点头。

又瞅了瞅桌上的图纸,简单收拾了一下,起身准备出门。

“干嘛去呀?”

孙彩云问。

“资料室。”

曲卓套上大衣,余光看到方文山也跟着套上了大衣,问他:“你干嘛呀?”

“我……”

方文山缩了缩脖子:“老师让我看着你,别让你太累了。”

“走吧。”

曲卓招呼了一声,先一步出门。

方文山快步跟上时,冲孙彩云吐了下舌头,小表情略显得意。

其实小王先生是让他跟着曲卓学习。

但他好面子,不好意思承认。

这才灵机一动,给自己安排了个“钦差大臣”

的身份。

原本臭小子还为自己的聪慧偷偷窃喜,但很快就不喜了。

曲卓到了资料室后,先是翻资料库目录。

完事写单子跟刘长河借书借资料。

不像方文山那样一次性全要出来,而是一次几本,一次几本的往出借。

借出来后,坐那闷不吭声的看。

看完后还了,再借出几本。

整整一个上午,除了借书还书,一个多余的字儿都没说。

把方文山给无聊的呀,有心问问他到底想查什么,可酝酿了好几次也不敢。

直到快吃饭的时候,小方同学才忽然醒过神来过来。

纳闷、惊讶,外加怪异的盯着曲卓看了好几秒,冒出一句:“你不会是想从头开始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