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也不知道乐观是打哪来的(2 / 2)

/p>

不说油料,连沥青都捉襟见肘,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计划利用港岛没有炼油厂,成品油价又持续走高这一点,拉拢一帮港岛的“坐地虎”

,跟沧浪合作先搞一个炼油厂。

英国佬的炼油技术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他们对马来和文莱两个近处的产油国影响很深。

眼光放长远一些,咱们既然已经在东海和渤海搞起了海上油气,南海的油气资源早晚会得到开。

(67年渤海海域钻出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井"

海1井"

,73年启动东海油气勘探开)

先把炼油技术引进来,再慢慢消化,继而推动与石化紧密相关的塑料、合成氨和润滑油产业。

等南海有了自己的油气田……

这一话题是曲卓故意甩出来的,一方面确实有很迫切的需求。

再一个,他猜测老几位今晚一定会谈到拖拉机和车的事,这不正好垫话嘛。

果然,话题告一段落后,大老板问:“说到油料,听说你小子又是拖拉机,又是小摩托小汽车的,从三菱给曲家搞了不少好技术?”

“不算好技术,都是六十年代末的东西,与现在大概有八到十年的代差。”

曲卓似乎对大老板的意思毫无察觉。

“既然搞了,为什么不搞最先进的?”

梅宣宁的老子问。

“我不跟您儿子说过了嘛。”

曲卓皱皱着脸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后放开音量:“越新的技术,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就越高。

之前在高雄和台南转了一圈,参观了拆船厂和钢铁厂,对他们本地原材料供应,心里大致有点数。

再说,新技术三菱大概率不愿意放手,放手也肯定漫天要价。”

“嗯,因地制宜。

不盲目的求好。”

大老板点点头。

“你跟小二说,在国内搞的话,即便有技术,原料和设备很多年都无法解决?”

梅宣宁的老子又问。

“这还用我说嘛,回头拉张单子出来,您跟专业人士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不瞒您说,我都有心把基金会那几台车,弄港岛从里到外的改装一下了。

除了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单纯就车而言,都什么破玩意。

从性能到做工,连欧洲同级品牌二十年前的老爷车都赶不上。”

“……”

老几位再次无言。

以79年为节点。

hqca77o、奔驰s级、宝马735i做横向对比。

hq:565lv8动机,最大功率9191,化油器,两自动挡,综合油耗百公里2o到3o升,非独立后悬挂。

主要靠手工生产,公差大,故障率高。

奔驰:56lv8动机,最大功率2ook91,电子喷油,四自动挡,综合油耗百公里12到15升,前双叉臂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挂,配备横向稳定杆。

外加abs系统,行车电脑,安全气囊,电动座椅……

宝马:35ll6动机,最大功率9191,同样是电喷,四变箱,百公里油耗约12升,前麦弗逊加后半拖曳臂悬挂,abs、行车电脑等一应俱全……

产量……一个手工敲敲打打加进口配件,年产几十台。

另外俩,早就开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一年随随便便几万辆。

二十年的技术代差,都是搂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