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703章 杨某人说“仁”讲“义”(3 / 3)

sp;   更是甚合他意。

    杨凡感受到陆持那欣赏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腼腆之色。

    他其实也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照实说,在上辈子春秋战国的文字当中,“仁”字的形体,有一种解释就是从尸从二。

    所以,说成将一人砍成两段,或是切掉两条腿,也很合理吧?

    “仁”的古字演化

    至于“义”,其古字形像为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

    其古字的写法“義”,更是上“羊”头,下为“我”,而“我”在古代也是一种长柄武器,所以也有斩羊头上供祭祀的说法!

    民间后来甚至常用“乂”来代替“義”,等到明清时,才多出来那一点,也不过是后加上去的罢了。

    许是为了留其全尸?

    所以,我杨某人解释“义”为斩其头,全其尸,想必大家也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