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你等一会过去到饭厅我给你盛。”
梁东来现在是越来越来看不懂自己的小师弟了,家里的陕北夫妻两人看着不温不火一副普通人打扮,可他怎么觉得两老人不简单。
这两人是小师弟从哪儿淘来的?
他们一口的陕北土话,很多习惯绝对是农村人长期干农活的习惯。
家里面的干净程度你又不得不高看住在家里面的这两位老人,以前的花圃里面的花不见了。
大冬天的还搞了塑料大棚,他们种上了蔬菜;鱼塘边缘让他们用鹅卵石铺就的光洁明亮;鱼塘内哪里还找得到淤泥,淤泥都成了花圃的肥料。
家里面就差养鸡养鸭了。
如果养上鸡鸭后师父家一定是最温馨的农家院落,几只死狗会不会霍霍不好说,如果养了,鸡飞狗跳是一定的。
会写写画画,会算数的老农还真的是宝贝。
咱就没有见过老农房间内会有那么多的书籍资料。
了不得,老头老太太还在学习。
梁东来见赵梅还要进永航的房门。
“大姐,你这是?”
“航娃子在不在?”
“刚出去,应该在师父房间。”
“那你跟我过去,我给你盛,回头带一点回去。
因为航娃子喜欢吃,要不然大冷天的我也不会做。”
两人慢慢的向前院走。
“大姐,你不要惯着他”
“不惯着,不惯着,你师父不是也喜欢这一口嘛,他还就喜欢多多放芥末,喜欢那辛辣的口味”
“今天怎么不见大哥。”
“出去了,老东西到市场买一点鸡鸭回来先养着,快过年了养在家里省事不是。”
家里面什么都想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臭师弟在家里有俩宝。
小黑、团团在吕应知的脚下。
三师父一会儿摸摸小黑的头,一会儿摸摸团团的脑袋。
小黑、团团很乖巧,很温顺,旺财狗日的不知道是不是又去看鱼玩去了。
三师父在看书,可以看一会儿书,算是恢复的很好了。
堂屋客厅内武永清、澹台静明、弘通三人还在叙旧。
弘通见永航进来道:
“小友可记得雯丫头二八之数。”
永航当然记得,问题是你个老和尚到底啥意思啊。
“哎呀,大师,雯雯让我大师姐带去老房子了。
我打电话让她回来。”
“阿弥陀佛小友不急于一时。
坐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