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不是要对我们不利?”
陈皓微微一笑,
“他们只是在犹豫而已。”
他淡淡地说道,“他们还在权衡,究竟是选择站在百姓这边,还是选择站在那些权贵那边。”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芊芊问道。
“我们要给他们一个选择。”
陈皓说道,“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百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李芊芊点了点头
“我建议行‘观政帖’。”
她说道,“仿照官府的告示格式,印制一些‘预录御史问话问答模板’,张贴在各村的公告栏里。”
陈皓闻言,眼前一亮。
他赞赏地看了李芊芊一眼,说道:“好主意!
就这么办!”
于是,一张张“观政帖”
,如同雪片般飞向了八镇的每一个村落。
“您可曾见过逆书?”
“所见皆为民书,题曰《百家册》。”
“谁人指使尔等谋反?”
“为求温饱,自互助,何来谋反?”
“尔等意欲何为?”
“但求青天,还我公道!”
“观政帖”
上的问答,简单明了,朗朗上口。
百姓们争相传阅,很快就背得滚瓜烂熟。
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
它将百姓们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战线。
无论官府如何盘问,百姓们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让他们无从下手。
与此同时,陈皓还在酒馆里设下了一个“空席待官”
的局。
他命人将酒馆里最好的位置空了出来,桌上只摆着一杯清水,一支松笔,一方空白的竹简。
“掌柜的,你这是要……”
柱子有些不解地问道。
“等着一位贵客。”
陈皓神秘地一笑,说道。
三更时分,夜深人静。
屋顶上,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酒馆的上空。
柱子早已埋伏在暗处,正要冲出去将那黑影擒住,却被陈皓拦了下来。
“别动。”
陈皓低声说道,“让他进来。”
黑影轻轻一跃,从屋顶跳了下来,落在了酒馆的院子里。
他缓缓地摘下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张熟悉的脸庞——正是刘推官!
刘推官走进酒馆,看到桌上的“空席”
,微微一愣。
他走到桌前,缓缓地坐了下来。
陈皓走了过来,在他对面坐下。
两人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话。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良久,刘推官终于打破了沉默。
“若我放你们一马……”
他低声说道,声音沙哑而疲惫,“将来史书会怎么写?”
“史书不会写您放过我们。”
他说道,“只会写——有人终于没把笔交给恶人。”
刘推官闻言,浑身一震。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陈皓。
陈皓的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他心中炸响,震得他耳鸣目眩。
他终于明白,陈皓想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自由,更是他的良知,他的选择。
他拿起桌上的松笔,蘸饱墨汁,缓缓地在竹简上写下了一行字。
写完之后,他放下笔,起身离开了酒馆,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陈皓拿起竹简,仔细地看着上面的那行字,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好字。”
他轻声说道。
次日清晨,县衙门前热闹得像是赶集一般,数百名百姓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井井有条地等着领粥。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浓香,热气腾腾,勾得人肚子咕咕作响。
粥桶旁立着一块木牌,上书大字:“今日识字主题:‘诬告反坐’四字怎么写?”
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在无声地呐喊着什么。
百姓们一边舀着热粥,一边伸长脖子瞧着牌子,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这四个字,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
赵秀才站在粥桶旁,手中拿着一卷破旧书简,摇头晃脑地教着字。
他嗓音清亮,字正腔圆,每一笔每一画都讲得细致入微:“这‘诬’字,左边是‘言’,右边是‘巫’,合起来便是以言惑人,陷害无辜啊!”
台下百姓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