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虽为陆逊所节制,但素来瞧不起陆逊其人。
他认为,自己久镇青徐、手握重兵,乃是曹魏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是凭战功挣下的地位;
而陆逊不过是从江东归降的降将,空有虚名,既无开疆拓土之功,又无镇抚一方之能,根本没资格对自己指手画脚。
就算陆逊命陈武救他于危难,他亦认为,乃是陆逊承担不起自己阵亡的责任。
故而,陆逊之令,若是合心意的便潦草应付,若是不合心意的便直接搁置。
比如这次,他不是没听到陆逊的话。
但只觉得这是趁势追杀、生擒周瑜的大好时机。
一旦生擒周瑜,便是平定江东反贼的头等大功!
他焉肯放弃?
那么,臧霸有没有想过,周瑜可能在此设伏?
他想过,但亲眼所见周瑜此狼狈之相,纵有伏兵,只要擒了周瑜,又有何惧哉?
是以,臧霸佯作未曾听见,带亲兵追杀周瑜。
陆逊大惊。
他和陈武不同。
他并非不想生擒周瑜,而是他能在乱局中冷静的克制自己的贪功的欲望。
他知道,今此烧粮,已然大胜。
再拨军回城,据城而守,周瑜大军必不战自退。
守住合淝,战略目的已然达到。
没必要非得何必非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贪功冒进,死追穷寇。
今高呼:“臧将军,不可去也!”
臧霸竟似未闻,领兵策马径入狭路。
若为寻常将领,陆逊宁弃之不顾,引兵还城便是。
然臧霸乃青徐镇国重将,身负魏廷屏障之责,其生死关系青徐安危,纵有嫌隙,亦断不可坐视不管。
当即命孙韶速归合淝主城,他亲自率部接应臧霸。
这一刻,陆逊甚至期待,周瑜最好在此设伏。
臧霸遇伏方得速归。
然令陆逊心惊者,周瑜残部循小径疾驰,臧霸率骑兵奋力追蹑,沿途竟未逢半处伏兵,一路畅行无阻。
难道,周瑜真的没设好伏兵?
这不是他认识的周瑜。
可是,不久前刚刚中周瑜之计。
足见周瑜依旧智计高超不输当年,绝非昏聩短智之辈。
他骤勒马缰,战马一嘶,人立而起。
麾下步骑亦停止行军。
时当深夜,山幽鸟啼,微风拂林,陆逊心中不安却愈甚。
良久,他猛咬牙关,心下惶然暗忖:恐生变数,当速回军,归守合淝!
身旁魏将愕然,急声道:“将军,臧霸将军尚在追击,我等不往接应么?”
“接应……”
陆逊目色凝重,大脑急速旋转,他沉吟片刻:
合淝若生变故,此时速归亦难救之。
合淝若无变故,晚时归些亦无大碍。
然臧霸若殒,乃我军重损,断不可容。”
陆逊迅速的权衡利弊后,终是无奈一叹,沉声道:“传令下去,继续进军,往援臧将军。”
……
而此刻,孙韶率军至合淝城下。
高呼:“吾乃孙韶,速开城门。”
大门寂静无声。
孙韶惶恐,举枪连声呼叫:“吾乃孙韶,尔等速开城门,迟则恐有变数!”
下一幕,赤色汉旗林立,马岱与伊籍立于城头。
伊籍含笑道:
“孙将军来迟一步矣!合淝城已然归汉,如今此城已是汉室疆土。你若愿弃暗投明,可即刻卸甲;若执意纠缠,马将军麾下的弓弩手,可不会给你留情面。”
马岱潇洒的踏在箭墙之上,随即挥手,城头箭矢齐举,寒光直指城下。
孙韶大惊,双指一点:“汝缘何入城?”
他的确很诧异。
就算合淝城无重将把守,只要城门紧闭,敌军又岂能轻入?
莫非城中亦有南汉奸细,悄然献城?
他想知道那个人是谁。
伊籍似乎也看出了他的疑惑,抚髯笑道:“并无他人,乃奉周公瑾之命,以陈武之名,诱守将而开城门也。”
“陈武……”
孙韶惶然明白,陆逊植陈武于周瑜身后,烧毁周瑜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