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侧脸突然闪现一丝羞涩。
三公里外的解放军观测站,沈阳光学仪器厂生产的t-3型光谱仪突然过载,技术员老周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柏林工业大学1938年《燃烧图谱》参数,失声喊道:"
这不是普通爆炸!
菌株在重组诺门罕战役时的芥子气分子链!
"
此刻雅丹群核心区的沙粒正经历诡异相变,哈尔滨特制的二氧化硅同位素在冲击波中形成光学棱镜阵列,每粒直径o7毫米的沙晶内部,三菱重工1939年蚀刻的螺旋纹路都在折射柏林舍林制药的毒剂配方。
冲天火柱顶端,沈阳化工研究所1952年记录的"
靛蓝-猩红"
色谱交替闪现,纳粹v2火箭燃料残留的液氧与日军菌株生克莱门森还原反应,生成的苯丙胺蒸汽在平流层凝结成三千米高的立体坐标模型,每个数字笔画都由昭和电工钨丝编织,在夕阳下泛着731部队标志性的骨白色冷光。
当冲击波抵达解放军隐蔽壕时,处于一个沙丘后方的程墨白正用伪满警用皮带扣接收电离层反射的摩尔斯码,林雪的手术刀尖已渗出血珠,哈尔滨特训的体感密码术正将爆炸当量转换为经纬度修正值。
两人身后的蘑菇云里,德国ig法本1943年生产的氰化物胶囊,正与苏制91p-1防化服残骸生最后的中和反应,在罗布泊永夜降临前,于天穹烙下三十秒的罪恶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