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冷静地取出台湾工研院特制的光谱分析仪,激光扫过弹头表面时,显示屏突然跳出一组熟悉的基因序列。
"
是刘智扬最后破译的那组变异株,"
她的手指微微颤,"
美军把丧尸病毒和核弹头结合了。
"
程墨白迅拍下弹头上的条形码,他的改装手机立即显示出这批武器的最终目的地,坐标直指东亚七个主要城市,其中三个用红圈标注,日期正是下周的《美日安保条约》修订会议期间。
"
看冷却液。
"
林雪突然压低声音,那些幽蓝液体中悬浮着无数微型胶囊,在强光照射下可以看到每个胶囊内都包裹着与漠北实验室同源的黑色丝状物,程墨白的美制辐射计显示,这些胶囊正在以每年o618克的度缓慢溶解,完美的黄金分割释放曲线。
总工程师突然出嘶哑的笑声:"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
他挣扎着用被针固定的手按下腕表按钮,所有弹头突然同时亮起倒计时,显示距离引爆还有分59秒,林雪瞬间甩出三枚银针封住他的穴位,但倒计时仍在继续。
程墨白快检查控制台,现每个弹头都连接着独立的美军ad系统(恶性动作检测),"
任何人为干预都会加引爆,"
他咬牙道,"
但系统有个漏洞,它无法识别自然衰变。
"
林雪立即会意,从和服夹层取出琉球巫女传承的"
月读砂"
,这些含有高浓度钚-9的海砂被撒入冷却液后,整个武器库的辐射值突然飙升,触了自动安全协议,倒计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铅门紧急封闭的轰鸣声。
一掌劈在总工程师的脖颈后方,总工程师翻着白眼倒地,"
走!
"
程墨白拽起林雪冲向通风管道,在他们身后,三百具弹头正在铅屏蔽层下沉睡,弹体上"
非人三号"
的字样渐渐被重新冻结的冷却液覆盖,而总工程师腕表上最后闪烁的,是一组来自冲绳美军基地的加密坐标,一组坐标向太平洋深处某个尚未标注的海沟。
阳明山号的底层舱室
程墨白将美制hs-24型听诊器贴在货舱隔板上,钛合金膜片将钨钢容器的震动放大十七倍,当指针式计时器走到4小时37分时,他听见箱体内传出罗布泊砂岩碎裂特有的次声波频率,这是去年核爆前地壳应力释放的死亡韵律。
"
温度计读数异常!
"
他用德语低声惊呼,故意让监控镜头捕捉到惊慌表情,美制honey91e11铂电阻温度计的示数正以每分钟o3c的度攀升,当数值突破158c时,程墨白突然拔下德律风根录音机的电源线,这个动作能让台湾中科院改装的制冷系统延迟11秒启动。
在制冷剂灌注的嘶鸣声中,他迅将日立公司产的微型热敏胶片贴在箱体表面,胶片显影的渐变色谱显示,病毒培养液的活性区域正以斐波那契数列形态扩张,与去年漠北实验室的丧尸病毒培养皿衰变模型完全吻合。
他微微眯起眼,指尖在箱体表面轻轻划过,感受着金属外壳下那股不祥的脉动,舱内昏黄的应急灯在他脸上投下细密的阴影,像是某种古老符文的投影。
程墨白知道,这种温度异常并非偶然,它遵循着某种精确的数学规律,就像沙漠中的沙粒在风暴来临前的震颤。
他迅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瑞士制造的精密游标卡尺,测量热敏胶片上活性区域的扩张度,数据与他的预测分毫不差:每173秒,活性边界就向外推进1618微米,黄金分割的完美体现,程墨白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死亡芭蕾。
舱内的空气开始变得粘稠,带着某种金属电离后的腥甜,程墨白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林雪戴着杜邦公司特氟龙手套的手指划过试管架,将美制默克药厂生产的磺胺嘧啶与台盐副产物混合,当溶液滴入三名船员的静脉时,她轻摇台湾工研院仿制的磁力搅拌器,这个频率会诱毛细血管扩张,制造出与辐射病相同的蛛网状红斑。
"
该死的苏联病毒!
"
她用俄语咒骂着摔碎烧杯,飞溅的玻璃渣在cia医生的防化靴上划出裂痕,美制varian辐射检测仪突然爆鸣,林雪趁机将准备好的锶-9o同位素粉末撒入通风口,这是去年从横须贺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