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姜远早早起了床,等着万启明过来。
原本姜远与万启明计划半个月后再启程,如今却是提前了近十天。
卯时时分,万启明打着钦差符节,领着一大队人马开进了鹤留湾。
不得不说赵祈佑很够意思,虽然知晓万启明主要是回去报父仇,但钦差的行头也都给他配齐了。
什么承奉官、监察属官,一应俱全,还配了50个禁军充当护卫。
那禁军校尉,还是个熟人,不就是与姜远一同抄苟来喜家的洪森么,这就是好搭档了。
姜远就简单多了,仅十个全副武装的护卫,倒也带了面侯府旗帜,却是收起来的。
“豁!万兄,你这阵仗不小啊!钦差就是气派!”
姜远走下台阶打趣着走下台阶,抖了抖袍袖:
“下官见过钦差大人。”
万启明飞跳下马车拦住姜远:“侯爷,这玩笑可开不得!”
姜远哈哈大笑:“开个玩笑,你以为我还真给你行礼啊。”
万启明摇摇头:“玩笑也不能开,传出去御史台会将我参成筛子。”
姜远笑道:“乱传闲话的都是王八蛋。
对了,你不是说半月之后才出发么,怎么提前了七八天?昨天突然送信来,说走就走。”
万启明笑道:“前几日的大朝会你没去,所以你不知道原因。”
姜远讶然道:“这与大朝会有什么关系?”
万启明答道:“自然有关系,前几日大朝会时,陛下设立天工监,张康夫大人被免去大理少卿一职…”
原来,前几日大朝会时,赵祈佑设立天工监,不隶属三省六部管辖,由赵祈佑直掌。
随后张康夫被免去大理寺代理少卿一职,改任天工监都指挥使,授正四品衔,正式接管了炼钢坊。
而万启明兼任天工监司正,等于是一个管行政,一个管技术。
万启明见炼钢坊稳定运行,等得张康夫走马上任后,与他细细交待了一番,递了奏章申请尽快离京。
毕竟快过年了,他也不想在济洲过年。
“原来如此。”
姜远摸着下巴嘀咕了一句,前几日他进宫推销罐头时,却是没听赵祈佑说起过。
想来,在赵祈佑看来,这些都是些皮毛小事,不用事事都要找人商量。
万启明见得姜远沉吟嘀咕,压低了声音:
“只是我不明白,张大人完全可以兼任炼钢坊都指挥使,陛下为何要免掉他大理寺少卿一职?”
姜远笑道:“新钢是国之重器,陛下可能怕张康夫分心。”
万启明想了想,也觉有道理,便也不问了。
但其实姜远这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却是没说,其中的原因也没那么简单。
以姜远对赵祈佑的了解,他之所以这么安排,却是沿袭了鸿帝的制衡之术。
因为张家的张兴已是户部尚书,张康夫若也在朝堂中枢,则担心外戚坐大。
与鸿帝在位时,将国舅钱恪允打发到丰驿庭,接待他国使节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目前来说,张家是坚定的皇权派,而新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张康夫任这个职位却是最合适的。
既委以了重任,又让张康夫远离了朝堂核心。
张康夫想再回朝廷中枢,怕是要等得哪天张兴告老了才行。
姜远丝毫不怀疑,张兴若告老,张康夫便会接任户部尚书。
毕竟钱袋子得抓在自己人手里,这也是帝王的一惯做法。
万启明想不到这些,是因为他是技术型官员,没有去深想这些道道。
姜远也不可能对他说这些事,毕竟帝王的心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姜远看看时辰:“不早了,出发吧,雪天路滑,争取天黑之前到高塘。”
万启明点点头,转身就往自己的马车上爬。
姜远讶然道:“你不该请本侯先上车么?”
万启明讪笑道:“这个,有点不方便,侯爷自己备个车。”
姜远眉头一挑:“怎么就不方便了?”
万启明讪笑一声:“下官贱内也要同往。”
姜远一怔,低声道:“你是不是疯了,代天子出巡,你带家眷?你不怕那些御史弄死你?”
万启明见姜远神色严肃,连忙解释:
“侯爷你误会了,我让贱内前往也是经陛下允许的。”
姜远道:“陛下怎会同意,御史可不是吃素的。”
姜远的担心不无道理,大周的御史参天参地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