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拿破仑的征粮官(2 / 4)

    安德烈顿时瞪起了眼睛,高声道:“他们这是作弊!”

    他立刻召来传令官,让他追上警校生,代表自己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又一天之后,那传令官返回,还带来了一名警校的教官。

    教官见到安德烈之后,非常客气地向他解释道:“尊敬的中校阁下,我们都是按照标准补给条例来操作的,绝不是作弊。”

    安德烈差点儿被气笑了:“您是说,从农户那儿劫掠是标准补给条例?”

    “不,您恐怕误会了。”教官忙道,“我们的征粮官都是付钱了的,甚至略高出市场价。”

    他没说的是,如果不是眼下各地都缺粮,补给条例要求士兵的口粮都可以就地征集。

    安德烈摆手道:“您这就是作弊!如果打起仗来,您的部队也不携带粮草车,全靠购买农户的粮食?”

    教官认真地点头:“是这样没错。不过,我们有时也会打些野味来作为补充……”

    “太可笑了!这样的补给怎么能可靠?如果附近没有农户呢?”

    “您说的情况恐怕不存在,放眼整个欧洲,哪里会找不到能征粮的村落?再说,士兵们也都携带了应急的口粮。”

    “这……”安德烈顿时愣住了。

    对啊,就算贫瘠的瑞士、匈牙利南部之类的地方,想要找到能养活几万军队的村落也不是难事。

    这样,岂不是就能甩掉大量笨重且容易受到攻击的后勤车辆,令军队变得轻便而迅捷了?难怪警校的人开拔以及行军的速度会这么快!

    其实,这就是约瑟夫从拿皇那里抄来的“就地征粮”后勤模式。

    后来的拿皇能够纵横欧洲所向披靡,其中有一半的功劳是要归于这种独特的后勤机制。

    众所周知,打仗,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左右胜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后勤。甚至有极端的说法,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拿皇创造性地摒弃了欧洲贵族军队惯爱的大量辎重车,不许军官携带笨重的享受用品【注1】,甚至连帐篷这种使用费时,携带麻烦的东西都丢掉了。吃喝全靠沿途村落,雨雪实在太大,无法露天休息的话,士兵也可以借用村里的房舍。

    消耗的物品按价付钱给农户就行。这样花的钱,甚至会比不远千里运输粮草要少得多,而农民得到的补偿却会更多。

    至于在国外打仗,军队的花费可能就更少了。

    当然,这种模式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还是需要一整套科学的操作模式的。

    例如,征粮官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知道哪里能找到粮草,又如何跟农户沟通。

    在部队前进的方向上,要提前派人通知将要路过的村子准备粮草。这就需要对粮草消耗量进行非常科学的计算。

    征集到的粮草又要如何快速分配给连队。

    以及被征收了粮食的村落要如何通过当地行政调拨粮食,以免出现农民自己不够吃的情况。

    对于这些,约瑟夫也只是从前世看过的纪录片里了解过大致原理,具体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