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立刻表示反对:“这太冒险了。一旦联军突然南下,我们会被堵在舒马瓦山西侧。
“我认为,不如直接转向东南,佯装要从帕绍攻入奥地利,维尔姆泽一定会紧随而来。”
莫罗微笑摇头:“我们的任务是拖住整个联军主力,而不是一个维尔姆泽军团。”
维克多神色严肃道:“将军,您真准备从魏登走?那里的地形实在太……”
莫罗再次摇头:“当然不。”
没等维克多松一口气,就听到总指挥官继续道:“我们直接前往拜罗伊特。”
周围的几名军官顿时惊讶地同时朝他看来。
他们的确有信心能击败维尔姆泽军团的8万大军。
虽然莫罗军团只有6万5千名士兵,但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战役,他们早就建立起了对奥军的心理优势,哪怕10万敌军他们也敢打。
然而,想要击溃8万敌军,战斗得持续好几天。如果维尔姆泽从一开始就选择龟缩防守,甚至能拖延半个月也不一定。
而联军主力就在50多公里外的班贝格,只需两天时间就能赶来拜罗伊特增援。
见没人出声,莫罗指向地图微笑道:“你们认为,拜罗伊特有多少敌军?”
“至少8万人。”南苏蒂中校不假思索道。这数字是经过骠骑兵多次确认过的。
“不。”莫罗立刻摇头,“那里有4万,2万5千,和1万5千敌军。”
是的,联军的拜罗伊特防线有超过18公里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截莫罗军团。
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各军团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间隙。
莫罗所说的三个数字,正是维尔姆泽的主力,以及其指挥的克雷军团、黑兴根军团的兵力。
而三者之间是存在4到5公里的间距的。
这对于数万人的大兵团作战来说,几乎就等于是肩并着肩了。
但这在莫罗看来,已经足够宽了。
他在经过威尼斯袭扰战之后,对迂回穿插战术的理解绝对是法国所有将领之中最顶级的。
莫罗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标示的敌军位置:“如果你们是维尔姆泽,会觉得哪支军团最不可能遭到袭击?”
维克多思忖道:“应该是克雷军团。”
克雷军团位于维尔姆泽的主力和黑兴根军团之间,进攻这里很容易被两翼的奥军形成内线夹击的不利局面。
“没错。”莫罗点头道,“所以我们就选择从这里突破。”
……
日次早上10点。
维尔姆泽军团左翼的黑兴根亲王收到骑兵的报告,说正有六七千法军从东侧数公里外经过。
黑兴根亲王看向一旁的参谋:“法国人这是打算从魏登绕过我们的防线。”
“是的,将军,但应该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