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终诉之眼与共生之锚(3 / 4)

核心!

引了全球范围内诺瓦犯罪网络的连锁崩溃!

“她…她做到了…”

张宇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捷报,又看向病床上气息奄奄却神情奇异地透出一丝平静的李晴,巨大的震撼与悲痛交织。

一个月后。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徽高悬。

审判席上,空无一人。

巨大的屏幕分列两侧:

一侧滚动播放着无可辩驳的罪证链:冷库受害者视频、污染海域画面、数据窃取路径、钱卫国等人的认罪录像、国际协查报告…

另一侧是远程出庭的诺瓦集团数名核心董事苍白绝望的脸,他们身处不同国家的羁押所,在引渡程序启动前接受象征性审判。

张宇作为公诉人,站在法庭中央,声音沉稳有力,穿透每一个角落:

“…综上所述,诺瓦生命科技及其执行实体‘钟摆’,构建了一个横跨全球的犯罪帝国。

其罪行罄竹难书:为追求所谓‘秩序进化’,实施非法人体实验,研制并散播‘冰蓝天使’毒素,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永久伤残;非法获取、交易全球敏感医疗数据,亵渎生命尊严;制造并放任具有神经毒性的污染物扩散,引重大环境灾难;贿赂官员,渗透监管,破坏司法公正…其行为已构成《刑法》规定的反人类罪、故意杀人罪、非法经营罪、污染环境罪、行贿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多项罪名!

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本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国际公约,判决如下:”

“被告单位诺瓦生命科技,予以取缔,所有资产用于赔偿受害者、治理污染及后续医学研究!”

“各被告人…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引渡后执行)

“其余涉案人员,依据犯罪情节,分别判处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不等!”

法槌落下。

一声轻响,却如惊雷滚过海东的天空。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沉重的寂静。

旁听席上,陈大海紧紧抱着已经出院、但身体仍需长期康复的孙子陈小海;周小舟的父母紧紧攥着女儿(已苏醒,但反应迟钝)的手,泪流满面;渔民代表们肃穆而立。

迟来的正义,浸透了太多血泪。

塘湾村外的海岸。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血色。

李晴坐在轮椅上,由张宇推着。

她的身体依旧虚弱,左臂包裹在特制抑制服下,但眼神已恢复了检察官的清明与深邃。

海风带着淡淡的咸腥,也带着一丝污染物尚未散尽的、冰冷的甜腥。

“污染治理启动了,国际专家组进驻。

诺瓦的资产在变卖,赔偿金在核算。”

张宇看着远方海面上作业的清污船,“周小舟他们在接受康复训练,陈小海的血清研究被列为最高优先级项目,伦理框架也重新制定了。

一切…都在艰难地向前。”

李晴没有回答,目光投向大海深处。

她的意识深处,那与“秩序心脏”

碎片链接的疤痕,虽然沉寂,却并未消失。

她能感觉到,在那片被污染的海床之下,在那片被摧毁的“方舟”

废墟之中,某种冰冷而顽固的东西…依然在极其微弱地搏动。

它只是被重创,被压制,并未被彻底抹除。

秩序的种子,如同最深的海沟里的古菌,在等待下一个黑暗的潮汐。

“它还在。”

李晴的声音很轻,却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海底,在数据废墟里,在…人的心里。”

她抬起未受伤的右手,轻轻按在左臂的抑制服上。

“共生…不是赐福,是诅咒,也是…哨位。”

张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大海,沉默良久。

他知道李晴的意思。

诺瓦虽倒,但滋生它的土壤——对绝对秩序的渴望、对生命尊严的漠视、资本的无尽贪婪——依然存在。

污染可以治理,伤痕可以抚平,但人心深处的暗礁,需要永恒的警惕。

“所以,”

张宇推着轮椅,转向回城的方向,声音坚定,“我们的工作,远未结束。

从修复这片海,到盯紧下一个‘诺瓦’。”

夕阳沉入海平线,最后一缕余晖掠过李晴的眼眸。

那里面,不再有迷茫和恐惧,只有一片历经风暴洗礼后、更加冷冽深沉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