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是开不了口。
但土地会说话!
毒理不会撒谎!
李晴同志用命换来的数据,就是最硬的证据!”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在场所有人,“郑国栋、王海生死了,但当年经手转移的卡车司机呢?负责伪造记录的技术员呢?鑫隆厂接收废料的经手人呢?还有,他们转移这么多高危废料,不可能只为了埋掉!
周金海这种地头蛇,只是销赃的下线!
真正的买家是谁?那些废料里,有没有被提取出还能用的‘好东西’?”
一连串问题如同重锤,砸开了新的思路!
追查方向瞬间从已死的核心罪犯,转向可能还活着的、散布在庞大体系边缘的执行者、知情者,以及那个隐藏在周金海背后的、真正需要这些高危废料的“神秘买家”
!
这是一张可能比“残响”
更隐蔽、更危险的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动用一切资源!”
宋振国下令,“筛查三十年前所有可能接触该批次废料转移的底层人员!
活要见人,死要见档案!
重启对鑫隆厂所有已故及在世高管的背景深度审查!
挖!
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这条毒链上每一颗锈钉,都给我拔出来!”
临港新区生态农场边缘。
这里已不再是宁静的田园,而是被划入了军事管制区。
身着厚重防化服、如同外星士兵的军人取代了农人。
巨大的隔离屏障将曾经是塘湾村西区的待建绿地彻底封锁。
内部,钻探设备轰鸣,取样管不断被提出,土壤被装入特制的铅罐。
陈大海被允许在严密防护下进入外围区域。
他隔着透明的隔离墙,看着里面那片被翻开的、露出狰狞灰黑色毒土的土地。
军方的一位女工程师(沈澜)正拿着平板,对比着刚钻取的样本和李晴提供的污染模型数据。
“陈老伯,”
沈澜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有些失真,但语气带着尊重,“根据李检察官…提供的模型,我们需要在您家老宅原址附近,补钻一个点。
可能需要您帮忙确认一下具体位置。”
陈大海浑浊的眼睛看着隔离墙内那片被毒土覆盖的、曾经的家园,又看看沈澜平板屏幕上跳动的、他完全看不懂的曲线和数据。
他沉默地点点头,没有多问,只是伸出粗糙的手指,隔着防护手套,在平板的卫星地图上,极其精准地点了一个位置——就在他家倒塌的老灶台旁边。
钻机移动到指定位置。
钻头轰鸣着深入地下。
当取样管被提出时,管壁内侧赫然粘附着一些不同于周围土壤的、暗红色的、已经胶结的碎块!
沈澜立刻进行现场光谱扫描。
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暗红色碎块是劣质水泥与某种富含铁锈的工业废渣的混合物!
其包裹层内部,检测到高度富集的砷汞及“夜莺”
特征毒素!
这正是当年周金海团伙偷埋时,用来包裹废料、掩人耳目的“伪装层”
残留!
位置和陈大海的记忆完全吻合!
“标记点确认!
污染核心区!”
沈澜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李晴的模型和陈大海的记忆,在残酷的真相面前,形成了无声却强大的互证。
陈大海看着那管带着暗红伪装的毒土被装入铅罐,佝偻的背影在隔离墙外一动不动。
他没有看沈澜,只是望着那片再也回不去的土地,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被钻机的轰鸣吞没:“…灶台底下…以前埋过给娃儿存钱的罐子…现在…埋了要命的毒…”
物证中心,高维数据解析室。
秦明团队和军方专家如同朝圣般,凝视着屏幕上李晴共生网络反馈出的、关于“夜莺”
次级毒素生物催化增强路径的精微模型。
这模型不仅揭示了毒素如何变异、强化,更隐隐指向了一种反向抑制的可能!
“看这里!”
生物信息学家指着模型中的一个关键能量节点,“这个催化增强的枢纽点!
它同时也是一个不稳定的能量过载点!
如果我们能设计一种特定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精准靶向这个节点,注入后诱可控的能量崩溃…理论上,可以瓦解这种催化增强效应!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