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相结构比对。”
林建奇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
扫描电子束缓缓移动。
屏幕上,样本c(记录仪碎片)撕裂边缘的毛刺中,检测到极其微量的、呈飞溅球状凝固的特殊合金颗粒——成分:锡铅合金(sn63pb37),含微量银、铜!
与武京伟焊锡成分完全一致!
镜头切换至样本d(马文平金属牌)。
其边缘熔融区域的微观晶相结构被极致放大——呈现典型的瞬间高温电弧熔融后急冷却形成的枝晶状结构!
更致命的是,在枝晶缝隙中,同样检测到成分完全相同的锡铅合金(sn63pb37)飞溅熔珠残留!
分析结论:两块碎片,曾被同一把高温焊枪(武京伟的焊枪)接触过!
记录仪碎片边缘的撕裂毛刺,是武京伟试图暴力破坏记录仪时留下的痕迹;而马文平金属牌边缘的熔融枝晶和焊锡熔珠,则是焊枪高温直接作用或飞溅熔融物附着导致!
冰冷的事实闭环:
魏在冷库处理马文平(或其携带的凭证)时,使用了武京伟特制的焊锡进行某种“密封”
或“破坏”
。
当武京伟后来试图销毁冷库记录仪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同一把焊枪,在记录仪碎片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焊枪签名”
。
尘光之力,从寒渊深处打捞出的碎片边缘,找到了这把连接两桩核心罪行的凶器烙印。
尘埃落定,烙痕如血。
每一粒微尘都在诉说着无法掩盖的罪恶。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