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名声大(2 / 3)

孙胜利在一旁也说道。

全面升级:六级工程师的实力展现

红星轧钢厂的六级工程师何裕柱,在私下接触的工程师中已属顶尖。

此前因组织生产任务及客观因素,车间曾停工,他们才得以向清华大学寻求专业帮助。

然而,如今设备损耗与升级的问题难以再通过这种途径解决,因为可用的人才资源有限,且每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工程师都有明确的工作安排。

即便身为厂长,面对当前状况也不免焦虑。

何裕柱听闻此事后,主动提出第二天去车间实地查看具体情况。

“厂长,孙主任跟我提过这件事,我会尽快处理。”

何裕柱说道。

尽管他的话留有余地,但孙胜利和厂长听后却感到安心。

他们深知何裕柱的能力,若他都无法解决,那几乎就没有其他希望了。

何裕柱的话让厂长和孙主任放松了许多,席间的气氛也变得融洽。

李保国坐在一旁,静静地享用这顿饭。

无论是柱子与几位的交谈,还是厂长和孙主任过来寒暄几句,他都保持沉默,这符合一位资深厨师的行事风格。

尽管他是柱子的师父,但对于轧钢厂的事情一无所知,因此选择不多言,这也对彼此都有好处。

李保国内心对柱子的现状深感感慨。

当年柱子15岁时进入鸿宾楼,从一名普通上灶学徒做起,后来不仅成为大厨,还中途决定参加高考,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如今,连轧钢厂厂长都要恭敬地邀请他帮忙。

这一系列变化,足以证明柱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饭后,厂长和孙主任礼貌地送走了何裕柱和李保国,并约定好第二天柱子到车间的相关事宜。

处理完这些事务,师徒二人各自骑车返回。

途中,柱子向师父提及了毕业后的工作安排及婚礼计划。

李保国自然表示支持,承诺届时将负责柱子婚礼上的宴席。

次日清晨,何裕柱起床后坚持练习站桩和国术,随后做好早餐与何雨水一同吃完,先送妹妹上学,再直奔红星轧钢厂。

柱子向孙教授解释了自己的情况,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这种临时外出并无问题。

实际上,机械系的同学到了大四,大多会有实习或项目经历,真正能按时上课的人反而不多,大家都忙于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经验。

到达轧钢厂时,已是上午八点,工人们已陆续投入工作。

保卫科的人员仍是昨日熟悉的面孔,逐一登记后顺利入厂。

很快,他来到办公楼区域。

办公楼前,孙主任和厂长已经站在那里,身旁有几个穿着黑外套的中年人,似乎是各车间的主任,他们都在等着何裕柱的到来。

"

何工。

"

"

何裕柱同志,你来了。

"

见到何裕柱,孙教授和厂长笑着迎上前去。

身后几位车间主任因之前见过何裕柱,也都亲切地打了个招呼。

何裕柱没有因为自己六级工程师的身份而摆出架子,而是像以前一样,一一回应大家。

众人看他态度平易近人,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担心他年轻有架子的想法也随之消散。

……

众人边走边聊,往车间方向行进。

路上,大家都对何裕柱上次改良的冲压机床赞不绝口,也向他讲述了车间里的生产状况。

尽管何裕柱没太多一线经验,但他凭借对机械的理解,提出了不少见解,令车间主任们获益匪浅。

虽然他们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完全理解细节,但对何裕柱的能力有了更多信心。

不一会儿,众人先到了一车间。

这里负责原料加工处理,虽有几台冲压机床运行,但大部分工作仍由工人完成。

看见何裕柱等人,正在作业的轧钢厂工人下意识地望了过去。

"

快看,那是厂长吧,还有孙主任。”

“几个车间主任都在那儿,前面那个年轻人是谁?”

众人正疑惑时,一位车间主任走到前面,解释后,工人们顿时议论纷纷。

"

什么?那个小同志是厂里请来的工程师?”

“搞错了吗?工程师?这样的年轻人,跟我的徒弟也差不多吧?”

车间主任的话刚落,几个五六级的老技师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