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那我下个星期去找她,黄教授说让我下个星期一中午找她!”
“行,跟她就行,有事跟我说一声。”
“嗯呢。”
宁玉涵心里挺感动的,其实她很独立,不过她也会问一下许临的意见,想让许临拿一下主意。
因为在宁玉涵这里,许临是顶天立地的,能耐也比她大的多。
“这次你在看《晋书》吗?”
“嗯,晋书,我打算这个学期把二十四史看完!”
“老公,你好厉害!”
宁玉涵惊叹,也很是崇拜。
二十四史,别看只是二十四部书,但其实对于一般读者或者说一般的历史爱好者而言,得花起码十年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才能读完,像《史记》《三国志》《汉书》等等这些百万字以内的不说,再像《旧唐书》两百万字,《明史》快三百万字,《宋史》五百万字。
这可不是网文,扫一眼就过去了,而是都是古文,而且众所周知古人记载历史有个特点,就是很多事情都一笔带过,你想整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还得查资料去了解,结果一看,居然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你还得详细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结果他一行字甚至不到十个字给你带过去了。
所以二十四史需要读很久很久,每天读一点,十年八年都算少的,网上那些鼓吹自己熟读二十四史的通通都是骗子,尤其如果他还是一个年轻人,说熟读就是纯纯的骗什么也不懂的网民,很多人估计连二十四史有多少字都不知道,甚至《史记》有多少字都不知道。
这玩意哪里是一般人能读完的?
也就许临这种开挂选手才敢碰这种古书。
许临和宁玉涵聊了一会,就各忙各的了。
他看书很快,这次他就直接翻两遍,把上下册两本书记下,后面在大脑里面消化。
“这段历史挺垃圾的。”
许临稍稍代入了进去,人们总是鼓吹魏晋风流,但魏晋这段历史也确实很黑暗。
许临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喜欢用士大夫贵族等上层社会的角度去看,而是代入普通人的角度,对于历史,很多人都不会用自己平民的视角去代入,比如众所周知宋朝文化思想经济发达,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富家千金或者公子哥,亦或者吟诗作对的诗人词人,却没想过,如果是平民会怎么样。
两晋之后就是南北朝,南北朝的史书有好几本。
许临看时间已经快上午十一点,所以也不看书了。
学姐还在用笔记本,许临就索性打开了手机扣扣,和染指聊聊。
之前的填词活动,现在几天过去,已经从原来的网站内部活动,顺利破圈到了短视频平台这边,其实也是网站花钱推广了。
现在许临这本书属于网站门面之一,花钱引流也不带亏的。
在存量市场时代,增量就靠网站的营销手段,以及网站里面的优秀作品留住人。
像许临现在这本书就是,如天选之子一般,力压所有作品,在引流这块也很夸张。
填词活动也顺势到了短视频平台去宣传,又经过一天时间发酵,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不管怎么说只是一首曲子的填词,但第一名八十万,第二名五十万,第三名三十万。
这是很大一笔钱,没有几个人不馋的,于是,很多专门搞作词的人都加入了。
其实在作词这一块,大几十万的奖金确实很夸张,很多歌曲的版权,连带作曲作词,几万块都算多了,有的几千块钱就打发掉了,现在前三名几十万的奖金,只是作词而已,不用你编曲。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