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许临就接到了刘昌华的消息,说是岁岁安安他们的入学问题已经搞定。
九月份直接去报名就行。
一切尘埃落定,许临中午也跟宁海峰两夫妇提了一嘴这件事。
这对于许临而言并不算什么,只能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对于宁海峰两夫妻而言,却是一件大事。
下午宁海峰开车去市区工作,他今天有四户人要上门,让他安装一些设备。
宁海峰是技术工,加上为人实在,名气出来了,那些住户也互相推荐,以至于他那些单子,接都接不完,吃香的很,甚至上个月宁海峰就收入了两万余,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很多体面的高中老师,一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钱,到手也才两三千。
不过宁海峰没有飘的意思,他这收入,只有吴秀琳知道,对外一个人都不说。
再说,后面两个小孩还得上学,也需要花钱。
宁海峰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以后有大把用钱的地方。
而且,以后宁玉涵出嫁,总得要嫁妆吧?
这边两广地区,彩礼要么没有,要么就意思意思一下,男方家里一两万给女方这边,后面女方家里还得退回去,给小夫妻经营家庭的,习俗一般都是这样,卖女儿这边是非常少见的,传出去那得被周边戳脊梁骨。
宁海峰的想法是,后面自己这边不能少了嫁妆,这样也是为了宁玉涵嫁过去,让婆家重视一点。
所以,以后有很多地方要花钱。
今天宁海峰很晚才回去。
七点多,才从最后一户人的家里出来。
他心血来潮,特地开车在德诚小学路过,他在门口这里看了许久。
心想以后岁岁安安在这里上学,起步高了,想来也能走得很远很远。
激动之余,宁海峰开车都有点飘了的感觉。
“小临,你对我们家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感谢你。”
回到家,宁海峰忍不住道。
“没事。”
许临没放在心上,这会他正在逗两个小孩玩。
“叔,明天我们去村里待几天。”
“好好好,村里凉快一点,就是现在八月份了,你要是上个月来,我们家里还种了不少荔枝树呢。”
“八月份,荔枝过季了吧?”
“对啊,过季了。”
“不过我们家还有番石榴,明天回去了,让涵涵带你去就行,这个季节刚合适,是那种红心番石榴,味道很好吃。”
“听起来很不错,到时候我看看。”
今晚,翁婿俩聊了挺久。
时间来到第二天。
众人收拾了一下东西,许临就开车带着宁玉涵还有岁岁安安回去了,至于吴秀琳,在县城里面给宁海峰帮帮忙,孩子有宁玉涵他们看着,吴秀琳也很放心。
“回家咯!”
车上,岁岁和安安都很开心,两人都在车后座这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