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o章 权力更迭的暗影2(1 / 2)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试图穿透王海山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捕捉到一丝伪装的痕迹。

然而没有。

那张脸如同戴着一副精心烧制的陶瓷面具,光滑、冰冷、无懈可击。

她甚至能感觉到会议室里弥漫开一种奇异的、混合着震惊、惋惜、以及某种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

周正阳的“病退”

,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下,是无数暗流的涌动和重新归位。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端坐的郑国锋,缓缓抬起了手。

他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瞬间吸引全场注意力的力量。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同志们,”

郑国锋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正阳同志的事情,令人痛心,也令人惋惜。”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那双深邃平静的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像是惋惜,又像是更深沉的东西。

“我和正阳同志,是中央党校第28期的同窗。”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忆一段尘封的往事,“那时的他,意气风,才华横溢,是班上公认的‘笔杆子’,理论功底扎实,对经济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熬过党校食堂那几年不变的青椒肉丝。”

他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一个转瞬即逝的、带着追忆意味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党校岁月,是我们这批人思想淬炼、党性升华的关键时期。”

郑国锋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正阳同志那时的表现,证明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热情。

后来,他回到地方,为宁州的展,确实也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林悦的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

党校同窗!

28期!

这个信息如同炸雷在她脑中轰鸣!

郑国锋的每一句话,看似在追忆、在肯定周正阳的“过去”

,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为周正阳的“现在”

披上一层难以撼动的保护色!

他在提醒所有人,周正阳不是普通的干部,他是经过最高级别党校熔炉锻造的“自己人”

,他的“贡献”

不容抹杀!

这哪里是惋惜?这分明是在为周正阳的“病退”

背书!

在为那张“绝症”

诊断书盖上最高级别的“免死金牌”

郑国锋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林悦所在的方向,那平静无波的眼神深处,仿佛有一道极其锐利、如同冰锥般的寒光一闪而过,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继续道:“如今,他身染重疾,无法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是我省的一大损失。

作为他的老同学,我深感痛心。

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要尊重科学,尊重他本人和家属的选择。

相信组织上会妥善安排好正阳同志后续的治疗和生活保障。”

他的话语滴水不漏,充满了对“老同学”

的关怀和对组织程序的绝对尊重,将周正阳的“病退”

彻底钉死在了“人道关怀”

和“组织温暖”

的十字架上。

“吴省长,”

郑国锋转向吴启明,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感,“正阳同志的后事,就由你牵头,组织部、办公厅、老干局配合,务必妥善处理,体现组织的关怀。

要协调最好的医疗资源,全力救治。”

“是,郑书记!

我们一定落实好!”

吴启明立刻表态,声音洪亮。

“另外,”

郑国锋的目光重新投向全场,那深邃的眼底仿佛蕴藏着无形的风暴,“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展任务艰巨繁重。

周正阳同志因病离职,相关分管工作不能出现空档。

我提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卫东同志,暂时接替周正阳同志分管的财政、国资、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

李卫东同志政治可靠,经验丰富,熟悉经济工作,是合适的人选。

大家有什么意见?”

提议?这分明是通知!

是权力的直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