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正式发售,大火燎原!(3 / 4)

堂阿姨亲切,这阿姨真能处啊!

“谢谢阿姨谢谢阿姨!您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

刘青山赶紧递上自己的饭票和钱。

嗯,就是一份炒鸡蛋的钱。

3毛!

随即,他就转头对李卫东喊道:“东子,你那还有书没有?诗集?”

“有,咋了?”

李卫东问着,便走了过来。

有王强、张建军给他占位置,他不怕走过来位置被人占了。

“给我一本。”

“给。”

李卫东给了刘青山一本诗集,然后走回自己的队伍。

刘青山又从兜里掏出钢笔,掀开诗集扉页,抬头问道:“阿姨,你家孩子叫啥名字?多大了?”

“冯美华,今年16。”

“好。”

刘青山就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美华同学:

你好!

十六岁的风,总带着点莽撞的甜。

不必追着答案跑,

你眼里的光,本就是最亮的星。

像春芽蜷着暖意,像星光落进书页。

慢慢长吧,

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写自己的诗。

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青山。

“阿姨,这本书就送给美华同学吧,送是我的一点心意。”刘青山笑着说。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李阿姨大喜过望,伸出来的手很快又缩了回去,双手用力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才又伸过来,她笑容满面道:“青山同学,真是谢谢你啊!”

“不客气,我也应该谢谢您。”

“哈哈哈,下次还来我这打饭啊……”

刘青山一听就笑了,要是天天这样,那不得省不少钱?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

《一代人》诗集的发售,其火爆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它如同在干燥的草原上投入了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燎原之势,且这火势一天比一天猛烈,一天比一天汹涌!

燕京大学新华书店门口的长队,从清晨一直排到日暮,直到工作人员疲惫地拉下卷帘门,宣布下班,聚集的人群才带着不甘和期待,依依不舍地散去。

书店里,店员们早已累得腰酸背痛,嗓子冒烟。

诗集上架不到半天就被抢购一空,他们不得不紧急联系出版社调货,甚至在柜台前挂出了醒目的牌子:“《一代人》诗集,每人限购一本!”

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学生们如火的热情。

然而,这仅仅是燕大校园内的景象。

当这股热潮涌向整个燕京市时,其规模更加令人震撼!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当城市还在沉睡时,王府井新华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这两座燕京市最大的图书零售地标门口,已经悄然排起了蜿蜒曲折的长龙。

队伍沿着人行道延伸出去,拐过街角,一眼望不到头!

排队的人群形形色色,蔚为壮观!

背着书包、一脸稚气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占了多数,他们三五成群,兴奋地讨论着刘青山的诗句,脸上写满了对偶像作品的渴望。

穿着工装、风尘仆仆的工人师傅也夹杂其中,他们可能刚下夜班,顾不上休息就赶来排队,只为给家里喜欢文学的孩子或自己买上一本。

夹着公文包、穿着中山装的机关干部也安静地排在队伍里,他们或许是被报纸上的报道吸引,或许是想了解这位青年才俊的思想。

甚至还有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者,在家人或邻居的搀扶下,颤巍巍地排在队伍末尾。

他们或许不懂现代诗,但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让他们每每读起都潸然泪下、思绪翻飞……

书店大门一开,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进!

目标只有一个。

——那蓝白色封面、印着“一代人”三个大字的诗集。

柜台前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给我一本!”

“我要两本!帮同事带的!”

“还有吗?还有吗?”

“别挤!排队!排队!”

“我先来的,先给我!先给我!你们都别挤!!”

呼喊声、催促声、书本的翻动声、算盘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喧嚣而充满活力的交响曲。

书店经理看着眼前这从未见过的疯狂景象,既激动又焦虑,电话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