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与美同游~~(2 / 3)

p>

“我哪敢。”

刘青山连忙摆手,想起昨天认识的于司长,便半开玩笑道,“要是回头你跟于司长说我坏话,我可真没处哭去。”

“算你识相。”

于曼妮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走吧,就当是庆祝你采访顺利。我带你去吃真正的沪上小吃,保证比招待所的饭菜香十倍!”

刘青山看着她眼里的光,像盛着揉碎的阳光,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转头对刚收拾好东西的屠岸打了声招呼:“屠主编,我跟于同学去逛逛,晚点回招待所。”

屠岸看了眼笑靥如花的于曼妮,又看了看刘青山,了然地摆摆手:“去吧去吧,年轻人多走走好。”

……

于曼妮拉着刘青山往江边走,边走边说:“先带你看外滩的‘万国建筑’。”

她指着江对岸那一排错落有致的楼宇,笑意盈盈的,“从这里数,那栋带钟楼的是海关大楼,钟声是照着伦敦大本钟做的;旁边那栋绿色圆顶的,以前是汇丰银行,你看门口那对铜狮子,据说民国时银行经理每天都要摸一遍狮子的头,图个吉利。”

她忽然举起相机,镜头对准刘青山身后的建筑群。

“你站过去点,让钟楼当背景。这张照片洗出来,能看出沪上百年的底气。”

刘青山依言站定,黑色中山装在欧式建筑的映衬下,竟生出种奇妙的张力。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凝在这一瞬的取景框里。

咔嚓”一声轻响,

于曼妮放下相机,盯着屏幕笑眼弯弯。

“完美!”

她转身小跑着凑到他身边,月白色裙摆扫过他的裤腿,带起一阵栀子花香。

“该拍我们俩了。”

她举起相机反手往后伸,胳膊肘努力往后拐,想把两人都框进镜头里。

可镜头里要么只拍到她半张脸,要么把刘青山的肩膀切去一块,试了三四次,她噘着嘴放下相机,珍珠耳钉随着动作轻轻晃,嘴里嘟囔道:“胳膊还是短了点。”

刘青山看着她踮脚调整姿势的样子,忽然低笑出声,伸手接过相机。

“我来吧。”

他的指尖碰到相机冰凉的金属外壳时,于曼妮忽然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江面上的碎阳还要亮。

其中,还潜藏着欢喜!

刘青山握住相机,指尖试了试快门的触感。

于曼妮立刻往他身边凑了凑,月白色裙摆几乎贴着他的中山装裤缝,发间的珍珠发卡蹭到他的胳膊,凉丝丝的。

“往这边点!”

她仰着脸看取景框,声音软了些,“让湖心亭的飞檐露出来一角,才好看。”

他依言调整角度,镜头里,两人并肩站在青石板路上,身后是海关大楼的钟楼,远处黄浦江的水泛着金波。

于曼妮笑得眉眼弯弯,左手悄悄拽着他的袖口,像是怕被风吹跑似的。

“咔嚓”一声,这帧画面便定住了。

她的明媚,他的沉静,连同百年建筑的影子,都浸在1979年的阳光里……

“给我看看。”

于曼妮踮脚凑过来,手指点着屏幕,“你看你,还是绷着脸,笑一笑嘛。”

刘青山刚要说话,她忽然拉着他往外走,“走,去豫园,这会儿人少,正好带你看‘玉玲珑’。”

……

豫园的红墙爬满了爬山虎,朱漆大门上的铜环被摸得发亮。

于曼妮熟门熟路地往里走,指着门口的石狮说:“这园子是明代的,算下来快四百年了。你看那狮子嘴里的石球,据说摸了能沾福气。”

她自己先伸手摸了摸,又拉着刘青山的手腕往石狮嘴边送,“试试,反正不花钱。”

这让刘青山不禁莞尔,这姑娘相处起来其实也挺有趣的。

穿过回廊,眼前豁然开朗。

九曲桥像条玉带绕着湖心亭,桥栏上的石雕龙头嘴里含着宝珠,桥下的锦鲤攒成一团,红的、金的,搅得绿水发颤。

“这就是‘玉玲珑’。”

于曼妮指着假山深处一块通透的太湖石,“你往石洞里看,能透过石头看到对面的亭台。古人说‘玉玲珑,玉玲珑,玲珑剔透透华东’,就是说它呢。”

刘青山顺着她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见石洞里漏出亭台的飞檐,像幅嵌在石中的画。

于曼妮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忽然转身对着他:“站到桥中间去,我给你拍张和玉玲珑的合影。这石头见过明清的月亮,现在又照见你,也算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