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连续工作眼花看错了小数点!
“多……多少?十三万五千……美元?!”她抬起头,脸色因为极度震惊而有些发白,目光死死盯住刘青山,仿佛想从他脸上找出这不会是假的吧?
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音,完全失去了平时的平稳。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立刻引起了旁边其他柜台同事的注意。
“小张,怎么了?”一位中年男柜员探头问道。
“王姐……您,您快来看看这个……”年轻女柜员声音发飘,哆哆嗦嗦地将文件递向隔壁。
那位被称为王姐的中年女柜员疑惑地接过文件,低头一看。
下一秒,她的反应如出一辙。
倒吸一口冷气,身体猛地向后一仰,仿佛被那串数字烫到了一样!
她的嘴巴张成了“o”型,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老天爷啊!这……这是……”她惊骇地看向刘青山,又看看文件,一时间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很快,整个银行柜台区域的工作人员都被惊动了!
“怎么回事?”
“什么情况?”
“多少外汇?”
“十三万五千?!美元?!”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所有听到这个数字的职员,无不变色!
人们纷纷从工位后站起身,试图看清那份文件,看向刘青山的目光充满了极致的好奇、震惊和难以置信。
1979年,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元,万元户已是凤毛麟角,这十三万五千美元,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银行里轰然炸响!
营业厅里办理业务的其他顾客,也注意到了这边的骚动,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混乱和震惊中,一位经验老道的主管迅速反应过来,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绝不能在大厅处理。
他一边努力维持秩序,安抚其他顾客,一边立刻快步走向后面的行长办公室。
很快,一位身着笔挺中山装、气质沉稳儒雅的中年男子被紧急请了出来。他显然已经从主管那里得知了概况,虽然面色保持镇定,但眼中那抹一闪而过的惊异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王行长快步走到刘青山面前,态度极其客气,甚至带上了几分敬重:“同志,您好!我是这里的行长,我姓王。这里人多眼杂,谈话不便,请您务必赏光,到我办公室详细谈谈,您看可以吗?”
刘青山对周围这夸张的反应阵仗有些无奈,但也理解,点了点头:“好的,麻烦王行长了。”
于是,
在全体银行职员目送英雄般的注视下,刘青山跟着王行长,走进了安静而整洁的行长办公室。
经过一番仔细而友好的询问核实,王行长弄清了这笔巨款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最近名声大噪的天才作家青山同志的海外诗集版税收入,疑虑顿消,王行长的态度瞬间变得更加热情和恭敬,立刻指示专人以最高优先级为刘青山办理结汇和转存手续。
整个过程高效而顺利。
按照刘青山提供的作协批文要求,十三万五千美元中的90%办理了结汇,兑换成十八万两千二百五十元人民币,当场存入了刘青山指定的普通活期储蓄存折;剩余的10%,即一万三千五百美元,则依据规定,存入了为他专门开立的一个外汇存款账户。
手续办妥,
刘青山接过那两个沉甸甸的存折,看着上面清晰打印的巨额数字,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掌控命运的豪迈之气。
就在前两天,
他还在为买房掏空积蓄后变成“穷光蛋”而隐隐担忧,转眼之间,他竟然拥有了如此巨额的财富!
别说买一套团结湖的房子了,就是再买上几套,也完全是小意思,毛毛雨!
“太感谢您了,王行长!谢谢各位同志!”刘青山由衷地向王行长和帮忙办理的工作人员道谢,起身准备告辞。
然而,
王行长却并没有立刻起身相送的意思,反而笑容可掬地出声叫住了他:“青山老师!请稍等一下!”
“嗯?”
刘青山已经走到门口,闻声诧异地回头,笑道:“王行长还有什么事?”
王行长笑着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语气更加亲切:“是这样的,青山老师,我刚才无意中看到,您随后又办理了一笔一万多元的人民币转账,收款方是朝阳区第一建筑公司?这笔款子是……?”
刘青山点头,坦然道:“是的,那是我支付的购房款,我在团结湖那边买了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