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举家搬迁到燕京?(2 / 3)

不及待地想要补偿,想要将世间最好的一切捧到大哥面前,想让大哥的晚年再无风雨,只有安宁与幸福。

这既是出于血脉亲情,

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救赎,渴望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弥补历史造成的遗憾,熨平岁月留下的褶皱。

“唉!……”

刘青山在心中长长叹了口气。

这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一边是希望爷爷安享晚年的理性考量与两位爷爷的殷切期盼;另一边是对爷爷性格的深刻理解与对他精神归属的尊重。

偏向哪一方,似乎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伤害或忽视。

这种两难的境地,让刘青山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和沉重。

此刻,

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在刘青山身上。

爷爷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固有的倔强;二爷爷、三爷爷的目光则充满了近乎恳求的期待;父母叔婶、兄弟姐妹们的目光里也满是关切和等待。

空气仿佛凝固了,

只有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隐约的鸡鸣犬吠,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刘青山感到肩上的压力陡然增重。

他微微垂下眼睑,避开那一道道灼热的目光,心思如同高速旋转的陀螺,飞快地权衡着各种可能性和说辞。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话,至关重要,它可能影响几位老人晚年的相处模式,甚至牵动整个家族未来的情感纽带。

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能体谅两位爷爷的苦心,又能尊重爷爷本人意愿的,或许不是最完美,但必须是眼下最妥当的说法。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默默思量着每一个字的轻重,每一种反应的可能……

这时,

刘树茂突然出声,“大哥!”

他似乎看出了刘树德内心最深处的顾虑,刘树茂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子侄辈,声音洪亮,目光坚定,说道:“我知道大哥你心里头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你最牵挂的是啥!”

“你不愿意去燕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孩子们,舍不得这一大家子人还都在弯河吗?你觉得你一个人去享福,把儿孙留在这山沟沟里,心里过意不去,是不是?”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愈发锐利,仿佛下定了决心:“这个也好办!我跟二哥私下里早就商量过这个,只是之前没敢贸然提出来。如今咱们老刘家,托祖宗的福,也算是重新发达起来了,比咱爹娘那会儿的光景还要强得多!”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自豪,笑道:“二哥现在是燕京卫戍区的司令员!我呢,是北海舰队的副司令。别的不敢说,在部队系统里,咱们老刘家现在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安排几个自家孩子的前程和营生,那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他开始具体规划,手指一一虚点过去,思路清晰,显得早已经有过深思熟虑。

“福来、兆丰、茂财,他们三个年纪虽然稍大些,但安排进部队的后勤部门、机关单位,或者转到地方上找个安稳的差事,绝对没问题!肯定比他们在村里土里刨食强百倍!”

他的目光又落到刘青山身上,语气缓和了些,带着赞赏:“青山嘛…这小子就不用我们操心了,他现在有出息得很,路子比我们都野,前途不可限量!”

接着,

他又看向刘劲草他们,“红苕这丫头还没出嫁,是个好姑娘!回头到了燕京,我跟二哥亲自给她物色个好婆家,保准是根正苗红、有前途的好青年,绝不能委屈了咱家闺女!”

“其他的劲草、浩川、白杨、苍岩他们这几个半大小子,正是当兵的好年纪!到时候统统送去部队锻炼!”

“放心,有我跟二哥在部队里照应着,保准让他们吃不了亏,都能在部队里闯出个名堂来!”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带着一种要带领家族走出大山的豪情。

“咱们老刘家的子孙,哪能世世代代都窝在这个山沟沟里,守着这几亩黄土地过日子?应该出去见见世面,闯荡一番事业!大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最后,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一言不发、眉头紧锁的刘树德,语气几乎是恳求了:“这下总行了吧,大哥?我把孩子们的前路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大家都去燕京,都在你跟前儿!你还有啥顾虑?还有啥放不下的念想?你就安安心心,跟我们回燕京享福吧!”

此言一出,

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院子瞬间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