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红颜泣血凉州城(2 / 4)

一丝狠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我们要做得‘天衣无缝’,要让她‘罪证确凿’,让她背后的人想保也保不住,甚至不敢保!”

他顿了顿,阴恻恻地补充道:“我们需要一个‘罪名’,一个足以让陛下震怒,让朝野上下无人敢言其冤的罪名。仅仅是‘议论朝政’,不够。‘结党营私’,也略显不足。”

杨炯心中一动,一个可怕的词语浮上心头:“韦兄的意思是……”

“妖言惑众?”韦挺摇了摇头,“太轻。”

“图谋不轨?”

“尚可,但不够震撼。”韦挺的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毒蛇吐信,“我们需要一个能将她们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的罪名。比如……‘谋逆’!”

“谋逆?!”杨炯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罪名太大了,一旦扣上,便是株连九族的下场!“韦兄,这……会不会太过了?万一……”

“没有万一!”韦挺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要做,就做得彻底!只有‘谋逆’,才能让所有参与者心惊胆战,让她们的家族急于切割,让陛下不得不下重手!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女贵’们知道,什么叫做规矩!什么叫做天威难测!”

韦挺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杨炯的心上。他知道,韦挺这是要下死手了。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红颜社”,更是一场权力的豪赌,一场对新兴“女贵”势力的血腥清洗。

“好……”杨炯艰难地点了点头,“既然韦兄已有决断,杨某自当全力配合。需要杨某做什么?”

“第一,继续深挖何玉凤及其核心成员的一切信息,越详细越好,特别是她们的弱点和可能被利用的‘罪证’。”韦挺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二,联络其他几家,比如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让他们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共同施压,形成‘朝野公愤’的局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需要‘制造’证据。”

“制造证据?”

“对!”韦挺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我们需要‘截获’她们与某些‘反贼’或‘敌国’联络的书信,需要‘搜出’她们意图不轨的‘信物’,甚至……需要一些‘人证’,来指证她们的‘罪行’。石头那边,应该能找到接近何玉凤的机会。”

一个巨大的罗网,就此开始悄然编织。目标,直指那个名叫何玉凤的女子,以及她所领导的,那个在暗中试图为女性争取一丝微光的“红颜社”。

**第二章:玉凤之困,步步惊心**

何玉凤并不知道,一张由权力与阴谋织成的巨网,正在向她和她的姐妹们缓缓收紧。

她的“红颜社”,最初只是源于一种朴素的愿望。她自幼习武,随师父云游四方,见多了女子在这个时代所遭受的不公与苦难。来到长安这个繁华却也冰冷的帝都后,她更是深切体会到,无论是高门贵女还是底层妇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礼教的束缚、男权的压迫。于是,她开始利用自己的武功和智慧,暗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女子。

渐渐地,一些志同道合的女性聚集到了她的身边。她们中有擅长医术的,有精通音律的,有读过诗书的,也有熟悉市井生活的。她们在秘密的集会上,交流心得,互相慰藉,也分享着各自的见闻与思考。她们会资助贫困的孤女,会为蒙冤的妇人寻找证据,会用巧妙的方式惩罚那些欺压女性的恶徒。她们的行为,在当时看来,无疑是离经叛道的,是“结党”,是“议论时政”(因为她们会讨论导致女性不幸的制度根源)。

何玉凤深知其中的危险,因此对“红颜社”的活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集会地点不固定,时间不规律,成员之间也有严格的联络暗号和保密纪律。她自己更是行踪不定,除了核心成员,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居所。

然而,她面对的,是韦挺、杨炯这些在长安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精于算计和构陷的老狐狸,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和情报网络。

“石头”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通过一个曾受过何玉凤恩惠、却又贪慕虚荣的小吏之女,设法接触到了“红颜社”的外围。他伪装成一个同样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的底层汉子,向那位小吏之女表达了对“何女侠”的敬仰,并暗示自己愿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传递消息,或者处理一些“粗活”。

何玉凤对此保持着警惕,但“红颜社”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些来自男性世界的掩护和帮助,尤其是在传递一些敏感信息或运输物资时。经过几次试探,“石头”表现得“忠诚可靠”且“能力出众”,逐渐获得了那位小吏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