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北风烈,战旗红:少女元帅林慧莲北伐记一~捷报与抉择(2 / 4)

年,甚至更短,北境的狼烟必将再次燃起!我大夏将士的鲜血,难道要白流吗?”

林慧莲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激昂:“各位大人担心粮草不济,担心西境南境,担心内部藩王。但慧莲以为,这些问题,恰恰需要一场彻底的北伐来解决!”

她顿了顿,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北蛮之患,由来已久,如同附骨之疽,不彻底剜除,永无宁日!今日我军大胜,士气如虹,北蛮则军心涣散,胆战心惊,此乃天赐良机!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此时不击,更待何时?若错失此机,他日北蛮复起,我军将面临更大的牺牲,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第二,关于粮草后勤。黑风口之战,我军缴获北蛮粮草牲畜无数,可解燃眉之急。北境各军镇经过多年经营,亦有储备。同时,可效仿前朝‘以战养战’之策,深入草原后,夺取北蛮部落的牲畜粮草,补充给养。至于国内,可暂缓非紧急工程,削减部分冗余开支,集中资源于北伐大业。只要战事速决,粮草并非不可克服!”

“第三,关于地形与风险。不错,草原广阔,环境恶劣。但我军并非孤军深入!北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部落之间素有摩擦。我军可派遣使者,联络那些与拓跋烈素有嫌隙的部落,许以高官厚禄,分化瓦解其联盟。同时,我军中有不少来自草原的降兵和向导,熟悉路径。至于所谓的游击战术,我军可组建精锐轻骑兵,以快打快,追亡逐北,不给其喘息之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慧莲的声音陡然拔高,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彻底荡平北蛮王庭,将广袤的草原纳入我大夏版图,设立都护府,屯垦戍边,这不仅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境威胁,更能获得无穷无尽的牧场、牲畜和兵源!届时,我大夏将拥有一支真正的草原铁骑,无论是西境的羌人,还是南境的蛮族,都将不足为惧!内部藩王,在帝国如此赫赫武功面前,也将不敢轻易妄动!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策!”

她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这已经不仅仅是“乘胜追击”,而是一场野心勃勃、规模宏大的“北伐拓土”计划!

“可是……”户部尚书还想争辩,却被林慧莲打断。

“大人担心军费?慧莲敢问,是每年耗费巨资维持庞大边防军划算,还是一次性投入,彻底解决边患,将草原变为我大夏的牧场和粮仓划算?是让将士们在苦寒北境年复一年地枕戈待旦划算,还是一鼓作气,扬我国威,让北蛮永世不敢南下牧马划算?”

林慧莲转向皇太后,目光恳切而坚定:“太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慧莲愿立下军令状,亲率北境铁骑,北伐草原,直捣北蛮王庭!若不能擒获拓跋烈,荡平其巢穴,慧莲愿以项上人头谢罪!请太后恩准!”

她的眼神,充满了少年人的锐气、军事家的远见和一种令人心悸的决绝。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一种敢于承担天下兴亡的魄力。

皇太后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女,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慧莲的父亲林啸将军,那个同样敢于深入草原,让北蛮闻风丧胆的铁血硬汉。虎父无犬女啊!

她沉吟良久,殿内鸦雀无声。最终,皇太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好!哀家相信你,林元帅!哀家准你所请,北伐!”

她转向太师和户部尚书:“太师,户部尚书,粮草军械之事,务必全力筹措,不得有误!哀家会亲自坐镇中枢,稳定后方,为慧莲元帅解除后顾之忧!”

“太后英明!”林慧莲心中巨石落地,激动地再次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林慧莲,定不负太后厚望,不负大夏江山,不破北蛮,誓不还朝!”

北风,似乎更烈了。但这一次,它将承载着大夏帝国的战旗,一路向北,直捣蛮荒!

二:厉兵秣马,剑指漠北

紫宸殿的决定犹如一道惊雷,在帝都的上空炸响,瞬间引起轩然大波。这个决定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不仅在帝都,甚至在整个帝国都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一时间,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群蜜蜂在耳边嗡嗡作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彰显帝国的威严,拓展疆土;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损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皇太后的决心已定,她坚信北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她的威望如日中天,无人能够撼动她的决定。而林慧莲元帅,作为帝国的军事统帅,更是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