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作为未来获得自由、分配土地或成为雇工的凭证。
“归化”政策:对于那些表现特别优异、真心归顺、且经过长期考验的降俘,可以考虑给予“归化民”身份。他们将享有与普通平民基本同等的权利,可以获得土地(在指定区域),自主耕种或从事其他职业,融入新的社会秩序。
组建“辅助军团”或“边防队”:在降俘中挑选精壮、忠诚者,经过严格训练和思想教育,可以组建辅助性质的军事单位,协助我军维持草原治安、抵御其他未归顺部落的侵扰、或参与边防巡逻。给予他们正规军的待遇和晋升机会,这对于吸引降俘归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鼓励返乡耕作和畜牧以及定居:战争结束后,对于大部分普通降俘,在他们接受改造、确认无威胁后,可以允许他们返回原部落(如果部落已归顺),或在狼居胥城周边及指定的新开发区域定居。政府可以提供种子、农具、土地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从事农业或畜牧业生产。
4.严格的监管与防范措施:
严密的武装看守:战俘营外围必须有我方军队严密布防,防止降俘逃跑或发生暴动。
情报监控:建立情报网络,密切关注降俘的思想动态和各种流言蜚语,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武器管制:严禁任何降俘私藏武器,定期进行搜查。
心理疏导:考虑到降俘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可以安排一些有经验的军官或心理疏导员(虽然古代没有此专门称谓,但可以由政工人员兼任),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其心理压力。
四、长远目标:化敌为友,建设新草原
林慧莲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赵文轩:“赵副将,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处置这五万降俘,更是为了整个草原的长治久安。我的目标,不是要将草原变成一片焦土,也不是要将所有蛮族都变成奴隶,而是要将这片土地纳入我朝的有效治理,让这里的人民能够过上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她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这些降俘,今天是负担,是潜在的威胁,但如果处置得当,明天就可能成为建设新草原的劳动力,成为拥护我们统治的基本力量。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跟着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日子过;反抗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要让狼居胥城,从一座战争的堡垒,变成一座贸易的枢纽,文明的灯塔。要让‘钢铁和火焰’的传说,不仅仅是恐惧的象征,更要成为带来秩序、安全和繁荣的希望象征。”
赵文轩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明白了林慧莲的宏大构想。这份降俘处置与管理方案,不仅仅是一份军事文件,更是一份充满政治智慧和长远眼光的施政纲领。“将军高瞻远瞩,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去落实方案的各项细节,确保每一条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林慧莲微微颔首:“去吧。记住,执行过程中,要刚柔并济,既要展现我军的威严和决心,也要体现我朝的宽仁和文明。这其中的尺度,需要你们仔细把握。”
赵文轩郑重地行了一礼,转身离去,开始着手将这份蓝图付诸实践。
石屋内,林慧莲再次望向窗外。夕阳已经落下,夜幕开始降临,但狼居胥城内,灯火点点,那是军队的营地和临时点亮的路灯。一场大战已经结束,但另一场更为艰巨、更为漫长的“战争”——赢得人心、建立秩序、建设家园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对于被俘的巴图而言,他的命运将充满不确定性,是在绝望中沉沦,还是在现实面前选择合作,将考验他的智慧和韧性。而对于那五万余名蛮族降俘来说,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彻底改变。恐惧和迷茫是暂时的,未来的路将由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胜利者的政策共同塑造。林慧莲和她的军队,正试图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相对于历史上的残酷征服),来化解仇恨,融合民族,为这片古老而辽阔的草原,铺就一条通往新时代的道路。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至少,希望的种子已经被悄然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