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七、父女交心(2 / 5)

 “小师妹近来可好?”

    众人七嘴八舌,热情迎接,谢令姜今日似是有些出神,没有停步的经过,仅礼貌颔首,纱帽都没掀开,丢下一句感谢,朝船头走去。

    谢旬乃当世大儒,养望清贵,随行大多携带嫡系弟子。

    欧阳良翰也曾在此列,只是后来科举登第,顺利出师。

    此刻,船上随行的一众书院读书种子们,对于自家老师的这位独女小师妹、五姓贵女,有的熟识,有的不熟识,有的想熟识。

    若是放在以前,还没有在龙城历练时,谢令姜倒是挺喜欢在阿父身边待着的。

    当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备受追捧的傲娇小师妹,与师兄们相处,感觉倒也不错,前呼后拥。

    可现在,只觉过眼云烟,芳心忽感不适,且不耐。

    眼下,这艘江洲船在谢令姜的示意下,再度驶向松林渡。

    走到乘风破浪的船头处,谢令姜看见了阿父。

    谢旬背手站在甲板上,四望蝴蝶溪两岸,他身旁还有一位国字脸严肃表情的弟子,手捏画笔,在一张撑开的青色帛绢上,低头描画。

    “婠婠来了?”

    “嗯。”

    谢令姜声音也点哑。

    谢旬听出,不禁回头,看了眼自家闺女。

    发现她帷帽都没取下。

    谢令姜转头,瞥了眼旁边国字脸师兄手里的帛绢画卷。

    看见的隐隐一角,似是在描摹一条折翼渠。

    “仲常,你先下去。”谢旬偏头,手指轻点,朝大弟子语气认真的吩咐:“画完此渠,立马送去洛都的同平章事府,你亲自去。”

    “是,老师。”

    国字脸青年拱手领命,转身朝谢令姜微微点头,退下。

    谢令姜侧目看向那副被带走的帛绢画卷。

    同平章事,全称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乃当朝右宰相。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船头众人退避,只剩妇父女二人。谢旬背手转身,感叹一声:

    “此前早就听良翰在书信里随口提过折翼渠的事,今日扬帆至此,一路亲眼目睹,才方知此渠之神妙,哪里像信中那般轻描淡写。

    “自良翰上任起,寥寥数月未来,此县此溪就有了如此新气象。”

    他抚须四望,感慨一声:

    “老夫久居江南,纵观过不少水利营造,上报时地方官夸夸其谈,实地考察,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拾前人牙慧也。

    “唯独良翰修建的此渠,真是闻所未闻,妙解水患,治标治本,一改蝴蝶溪的恶劣水文,此前,龙城可是江南道都排至前三的穷山恶水之地……良翰治水,真乃巧夺天工也。”

    大师兄被阿父认同夸赞,谢令姜觉得自己本该开心才对,但就是心情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