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商人也忧民?(3 / 5)

    看着他饶有兴趣的表情,裴十三娘笑容灿烂了些,竖起两根手指:

    “首先,星子坊的地势太低,乃是浔阳城内地势最低之处。

    “其次,星子坊与柴桑坊一样,都是浔阳城最早的主城区,是历史最悠久的两座里坊。

    “因此建筑老旧,下水道、通水渠等疏水排水的设施过于落后,又年久未修,自然老化拥堵,排水效果低下。”

    她轻摇了下两指:

    “这两点叠加,星子坊自然水患严重,住在那里、相对贫穷的百姓,年年遭遇水淹。”

    欧阳戎点头,多看了裴十三娘一眼:“挺有道理,所以…夫人今日要说之事,与这有关?”

    “当然有关。”

    裴十三娘身子前倾,亲自接过红绡手里的茶杯,给欧阳戎温柔倒茶,嗓音母猫儿似糯糯:

    “此前郎君还没来任职长史,江州大堂的官员们都不太理会此事,毕竟不是哪里都能有像郎君你这样忧国忧民的实干能臣。

    “寻求无望,妾身只能亲自前去咨询几位懂水利的能人……最后,妾身终于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欧阳戎挑眉,“怎么个两全其美法?”

    “郎君果然时刻关心百姓福祉,看来今日是找对人了哩。”

    她柔柔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图稿放在二人之间的桌面上,两指按住,滑动递出:

    “郎君请过目。”

    欧阳戎垂眸,翻阅起来。

    裴十三娘眼睛一眨不眨盯住欧阳戎表情,她端杯抿了一口茶,润湿红唇轻启,细声引导:

    “方案并不难,只需将星子坊各条街道的下水道与排水渠修缮一遍即可,前去长安、洛阳等地请来相关匠师,引入这些大城先进的排水渠工艺。

    “妾身命手下的掌柜算了一笔账,全部翻修一遍,所消耗的银子可能稍微多了点,但却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星子坊的水患问题哩。”

    欧阳戎扫了一遍图稿,轻轻点头:“有道理。”顿了下,判断:“方案可行。”

    裴十三娘脸上的笑容愈发热情灿烂:“还是长史郎君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欧阳戎放下图稿,有些感慨:“没想到裴夫人如此心系星子坊的百姓,是个有良心的商人。”

    裴十三娘笑了笑:“商人确实都逐利,但也要争取双赢,回馈百姓。”

    欧阳戎点点头,问道:“那裴夫人给我看这份方案的意思是……”

    裴十三娘直接道:

    “长史郎君,不需要江州大堂出钱,妾身不才,认识一些扬州商帮的同乡商贾,同样热心,心忧浔阳水患……

    “毕竟在浔阳城待久了,已经把这儿当做第二故乡,所以,我们商量了下,决定筹钱,替江州大堂,还有星子房百姓们免费修缮这些排水设施。”

    欧阳戎脸色不变,没有第一时间露出高兴表情,他慢条斯理的喝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