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南北(4 / 5)

实。

    “说难听点,哪怕抢来的浔阳王,只是一具尸体也好,好过这位王爷转过头去表忠心,帮助女皇陛下,站大周一边。

    “只有这样,举旗北上的这条路,才有可实现的意义。

    “若是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军东南、割据南北,那么江州同样重要,得闯过这道东南门户,才能海阔天空。

    “洛阳那位主,可能就是看透了这点,才故意封浔阳王为江南道安抚大使,让他继续待在江州,充当某种诱饵,欸,李正炎就算看出来了,也不得不咬钩,此乃阳谋。

    “如此一来,局势有些扑朔迷离了,当然,也不排除周廷内斗、挑了个酒囊饭袋指挥征讨大军的可能,但总的来说,李正炎还是不妙啊……

    “现今时机耽误了大半,浔阳城愈发稳固难攻,

    “王俊之身陨、还有浔阳王担任江南道安抚大使的消息传回去,李正炎、魏少奇必然焦头烂额,哪怕匡复军正从西南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都可能只是烈火烹油。

    “玉衡,咱们离得近,这回算是最后的转投时机了,封盘前的最后一注啊。”

    朱凌虚叹息一声,背手走到门口,盯着远处青黑色的夜幕自语:

    “你说,若是当初王俊之劝投成功了多好,可惜啊可惜。

    “占下江州,兵祸东南,天下必乱,大事可成矣……看来这卫周江山气数还有,没到乱世时候。

    “呵,国之将亡,必有乱世妖孽,国之将亡,必有济世能人……”

    朱凌虚转头,对脸色怔然的长子说:

    “就像当初老腾王那番话后为父做出选择一样,眼下,为父也必须再选一次。

    “是南,还是北。”

    朱玉衡沉默。

    少倾,他嘴唇干燥的开口:

    “可为何,阿父选择了卫氏,而不是投靠浔阳王府或者朝中的相王府,孩儿听说,卫氏因为营州之乱,最近有些不稳,隐隐失了夺嫡的可能。

    “况且,卫氏还怂恿陛下建造大周颂德中枢和四方佛像,这些事让卫氏被天下豪杰和读书人所唾弃,风评极差。

    “咱们的将士们,也有不少讨厌卫氏的,对这一次的倒戈,意见很大……”

    “是命重要,还是黑白重要?嗯?”

    朱凌虚瞧了眼年轻气盛的儿子,叹息一声:

    “玉衡啊,可千万别小瞧卫氏,

    “北地那场营州之乱,太过复杂,当时即使是保离派的很多人上,都难全身而退,估计也只有狄夫子才有能耐平衡了,可纵观天下,狄夫子也只有一个罢了,卫氏子弟收尾的不差了,绝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至于大周颂德中枢和四方佛像的事……呵,被天下人唾弃又如何,此举稳稳赢得圣心,贬乾颂周,这可是稳固大周国本的事,背后是陛下的赞同支持。

    “试问,以卫氏原本在天下士人中的名声,就算卫氏做几件人事…嗯好事,难道士人们就会转头夸赞他们吗?

    “卫氏作为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