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换血(5 / 6)

命缤纷,竞溱…如雾。”

    顿了顿,她笑说:

    “溱有繁盛之意,好一句爵命缤纷、竞溱如雾,看来当年太宗祖爷爷玄武门后,胡国公赋闲在家,也很喜欢回读那段南北朝史啊。”

    众人侧目。

    “张氏承机,抚剑河西……好句子啊。”欧阳戎笑了:“有点意思。”

    谢令姜咀嚼了会儿,清脆直言:

    “我更喜欢豪杰鼎跱于三方、壮士偃蹇于斯年这句。”

    几人品鉴了会儿,欧阳戎突然问:

    “六镇鼎压之乱?这是何事。”

    “史书上说,北魏末,六镇起义爆发,拓跋氏以鼎剑镇之,血腥碾压。可六镇之乱也成了北魏亡国之始。”

    欧阳戎若有所思。

    离裹儿眯眼道:

    “墓主去世之际的六镇之乱,墓志铭用了八个字概括——魏道历终,大赵应期。

    “胡国公曾是随将,后投高祖……可能在他眼里,也是……随道历终,大乾应期吧。”

    “那现在呢。”谢令姜轻笑:“在其子秦竞溱眼中,是不是大乾历终,大周应期?”

    众人不动声色,交换目光。

    欧阳戎微笑:“为何不是大周历终,大乾应期。”

    “咳咳。”离闲捂嘴咳嗽。

    话题有点大胆,离大郎默默替好友岔开,点头叹道:

    “如此看来,这秦竞溱戎马一生,可称当世名将,祖母早就该派这种老将来了,李正炎和匡复军看来有大麻烦了。”

    欧阳戎颔首:

    “老师来信说,是夫子在御前会议上力主推荐的,赢得了中立派朝臣支持,陛下采纳。”

    离裹儿轻叹:

    “派如此人物过来,也不知夫子是太看得起李正炎这个昔日麾下晚辈,还是单纯想早点结束西南战事,避免战火殃民。”

    “若没记错,我与小师妹见过此人。”

    欧阳戎忽道,目光投向谢令姜。

    谢氏贵女颔首:“是他没错,小姑介绍过。”

    “伱们何时见过?”离闲疑惑问。

    欧阳戎轻声:

    “小师妹的生辰宴。当时有一位秦伯当众高价购伞,没想到就是在扬州赋闲养病的秦竞溱……谢家姑姑倒是厉害,这都能给面子请来,唔,看来还是低估了小师妹生辰宴的牌面。”

    谢令姜丢了颗梨子过去,翻了个可爱白眼,“知道就好。”

    二人打情骂俏,惹得离闲、离大郎等人忍俊不禁,离裹儿也轻笑。

    “所以此人对咱们态度如何?”韦眉不禁问。

    离裹儿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