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四、【匠作】剑诀,传奇剑主!(求月票!)(2 / 5)

    楼外,还有不少人文人墨客聚众围观,路过百姓驻足看热闹。

    这是眼下浔阳城内诗会雅集的一些传统,一旦诗会上有什么出彩诗作,第一时间就能传出来,在这些观众间,手抄口传,半日之内就能传遍浔阳城,扬名立万。

    就与洛阳、长安等天子脚下百姓喜欢议论帝王家事、时政流言一样,或许因为匡庐文化的浸染,浔阳百姓们对于才子名士的不羁风格、风流事迹格外宽容。

    而今日这场举办在浔阳楼的诗会,不仅是“不咏雪反而咏菊”的缘故,

    还因为是那位传闻中才貌双绝的小公主殿下与菊华诗社牵头举办,浔阳王一家又亲至与会,与民同乐。

    此事已然成为了浔阳城文坛近期的最热焦点。

    不少文人才子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拳脚,慕名而来的百姓们自然也有些期待,纷纷围聚,打听关于诗会的小道消息。这個时代的文宴诗会、才子佳人,俨然类似欧阳戎前世的影视名流,算是某种全民娱乐了,大周文坛的顶级诗人,算是这个时代的顶流。

    阴沉天空落下的稀疏小雨,也没影响整条长街的群众热情。

    可能是因为封锁,也可能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星子坊那边的风波还没有完全传递过来。

    容真停步街头,低头看了看宫裙上遗留的血迹,某刻,抬起手轻轻嗅了嗅衣袖。

    吹斜细碎雨幕的西风,稍微吹散了她衣裙上的血腥味。虽然刚刚清洗过一番,但是她还是觉得手掌黏糊糊的。

    容真久久顿足。

    这位他人眼里雷厉行风、铁面无私的女史大人,有些苍白冷美的脸蛋上,破天荒的浮现出一丝犹豫神色,

    面对前方那一座专属才子佳人红袖添香、高雅名士觥筹交错的高档酒楼。

    放在以前,她是不会在意这些无关痛痒的形象之事,毫不在乎他人看法的。

    可眼下……容真眼前又闪过西城门处分别时谢令姜一袭襦裙的高挑背影。

    裙摆下方,一双绣花鞋迟迟未动。

    ……

    “古今文坛公认的咏菊第一诗,出自东晋名士陶渊明,他曾在本州治下的龙城县担任过八十一天县令,后辞官归隐……此诗也作于归隐之后,名为《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数百年来脍炙人口。

    “众所周知,陶渊明独爱菊,也正是因为他,才将菊花抬到了很高的文坛地位。也因为诞生过如此耀眼名士,浔阳城又有菊都之称。

    “而纵观本朝文坛,立国以来的大小诗会上,最被津津乐道、评为魁首的咏菊诗是贞元八年的那一首《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是时人称为文坛宗主的袁大家所作。后两句,大周文坛至今无人超越,小女子私以为,此乃《饮酒》后的第二咏菊诗……”

    浔阳楼大厅内,离裹儿芙蓉小脸面蒙一方浅紫薄纱,伸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