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九、屠龙之术(2 / 5)

鼎剑,却夺了天下。

    从这个角度看,论得国之正,往前细数五百年,无出大乾其右者,往后数,估计也少了。

    大乾哪怕是和五百年前的大汉比也不遑多让。

    毕竟当年赤帝斩白帝起义,布衣夺得天下后,不也延续了始皇帝的路子,继续铸了鼎剑,昭示天命?确实也是符合史书上那一句真伪难辨的“彼可取而代之”言语。

    大乾离氏轻鼎而贵民,算是吸收了南北朝三百年鼎争的深刻教训。

    纵观南北朝,神话鼎剑都是世家门阀、王侯将相等一小撮人的游戏,不是寒士布衣们的。

    哪怕南朝刘宋铸过一口叫【寒士】的鼎剑,现在看来,也是十分讽刺。

    不管这是否刚好符合欧阳戎曾与谢令姜私语过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势潮流。

    大乾离氏就是这么做了。

    也不知当年太宗身边是否有精通屠龙术的高人。

    反正站在欧阳戎的角度,回头一瞧,所谓的神话,其实是在渐渐远去的。

    传说中有古之仙人的上古神话时代,已经若隐若现,远逝不见。

    先秦炼气士、诸子百家并起的朝阳时代,现在也只能从小楼藏书架上的枯黄竹筒里略微窥见那一抹余晖。

    神话已经消亡。

    象征九鼎延续的鼎剑,是为数不多、稀世少有的“神话之物”了。

    九条神话道脉也开始下沉简化,融入山下世俗,化为鱼龙混杂的江湖,为普罗大众所接触,在渐渐失去曾经高高在上的神秘色彩。

    传说中的上三品已遗失,神州天人很久未出。

    已然得道的顶尖炼气士们全都去了山上。

    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其实就是“隐世上宗”。

    以各条神话道脉正统自居的顶尖宗门,清高傲然的,例如云梦剑泽,早已遁入了世外。

    留下来的儒释道,三家显世上宗,还有墨家、兵家、阴阳家……它们算是走了相反的路子,积极拥抱山下,插手世俗事务,却也被世俗大众所同化。

    神话在消失,鼎剑也不例外,大趋势是,如同明珠,身处暗室,一一蒙尘,晦暗消失。

    可能不只有欧阳戎一个明眼人看懂了这种趋势,大乾太宗和身边高人,也冷静看清楚了,于是留下了“不铸剑”的祖训。

    这不仅使得大乾得国极正,还顺应了大势。

    无怪乎,当年云梦元君夜入皇宫,大宗能从容与之秉烛夜谈,立下新约。

    神话的归神话,元君的归元君,大乾的归大乾。

    也无怪乎,眼下的卫周朝,还有如此多的士人,暗中思念大乾,旧臣遍布朝野,同情离氏宗族。

    鼎轻民贵,社稷次之。

    天下英雄,布衣寒士,皆入吾彀中。

    这份遗泽,是太宗留给离氏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