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天下无哄不好的女子【7K,月(2 / 8)

人,眼蒙一条天青色缎带,头戴一根「珑玲」响的冰白玉簪子,手持一根碧玉杖,轻盈落地,她似是哑巴,朝紫金帔帛美妇人做了一个感谢的手势,被后者笑着搀扶进幽静小院……

    一大一小二女,从下车到进入院中,只有十来息时间。

    可容真却目不转睛,欧阳戎发现她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特别是那清秀少女走下马车时,头顶那一根吊坠摇摆发出特殊声响的白玉簪子,容真的眸光大多数时间落在上面,当然,还有她手里的那一根碧玉杖。

    盲哑少女被送进院中。

    紫金帔帛美妇人返回,登上奢华马车,缓缓驶离。

    巷子中伫立的二人,全程未发出声响,也没有被人发现。

    良久,欧阳戎问:

    「见到了?」

    「嗯。」

    「那就不用在下解释了。」

    容真寡淡点头:「难怪你这麽心疼她,也不想带本宫过去叨扰。」

    欧阳戎摇摇头:「也不是叨扰,只是绣娘她……」语气略带犹豫。

    容真忽问:「她是不是不知道你的具体职务?」

    「差不多,只知我名,不知我字。」

    容真轻声: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你已是一州刺史,除了君父丶师长,或你自谦,否则谁敢公开呼唤你的名。」

    欧阳戎默然。

    在大周朝,字,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有的,得是有身份丶地位丶文化之人才取,总得沾一样,属于贵族士人群体的讲究,某种意义上也是入圈层的门槛。

    因为男子满二十后,有为人父之道,故冠而加字。

    有了「字」后,平辈朋友或晚辈就不可直呼其名了,若在公共场合指名道姓丶呼来喊去,会被视为大不敬,十分冒犯。

    下对上,卑对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欧阳戎的字「良翰」,就是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恩师谢旬取的,取自「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一句。

    师长取字算是一种身份认可,和文脉传承了。

    否则怎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呢,他能给你直接取一个,用上一辈子的「字」,算是冠名权,要是故意乱用,引经据典的偏要喊你「狗蛋」什麽的怪字,那就完犊子了……

    远的如陶渊明,近的如元怀民,都是「姓」加「字」。

    元怀民也有一个名,但作为好友的欧阳戎也不清楚,天天喊他字喊习惯了。

    元怀民外放做官,也是顶着「字」出门,他的名,估计只有族内长辈们才清楚,就连恨铁不成钢的易千秋上次见面,发飙揍人都没有喊。

    陶渊明的话,名「潜」,其实这样也能理解,当初某位金发如烛的大女君骂他小偷时,直呼其名,有多气愤了。

    「所以你是怕本宫面对面见了她,让她察觉到咱们身份,也洞晓你的?」

    欧阳戎皱眉不语。

    容真轻笑:「你欧阳良翰的大名,应当名气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