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总,除了安置小区之外,我们在镇里还有一个小区建设项目,大概有22万平米,分三期建设。”
金晨阳也不羞恼,面带笑容的道:“两边加起来差不多有37万平米了,这个建设规模需要三五年才能完工,傅总完全可以在双峰镇那边常设一个建筑分公司,顺带还能为国泰培养一批管理人员.”
他情愿将两个总包让出去,也不愿意分润开发项目的股份。
傅彬抽着烟,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表示他也在权衡。
“傅总、金总,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就在商谈陷入短暂僵局的时候,罗阳笑着开口了;“既可以不让金总割肉,又能让傅总喝汤。”
他一开口,傅彬的眼睛当即就亮了起来。
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以往多少次,项目陷入某种僵局的时候,罗阳另辟蹊径的给出一个建议,僵局立刻化解,而且重新形成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罗老弟,就等你指点了!”
傅彬笑着道;“你再不开口,我还以为你是来我这里蹭茶喝的呢。”
两人说笑的时候,另一旁的金晨阳诧异极了。
因为刚见面的时候有过介绍,罗阳可是干实业的,能给出什么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于是他也好奇的看着罗阳。
“金总的开发项目做过草规了吗?”
和傅彬聊完后,罗阳转向金晨阳:“我指的是镇里的开发项目。”
“已经做过两稿了,不过都是纸上模拟,因为那片区域里不少房子还没有拆迁,地勘什么的都没办法做。”
见傅彬也在看着自己,金晨阳实话实说道:“现在预设的1.8的容积率也不知道行不行,毕竟建高层还要看地质状况,万一成本太高的话,也只能降容积率,建小高层了。(9~11层的楼房被称为小高层,6层的称为洋房)”
“占地面积多少的?”
“180亩左右。”
金晨阳去过现场,也在国土看过卫星图片,所以很熟悉那块区域:“核心区域是镇里的老房子,拆迁面积大概80亩左右,地块往西是农耕自留地和一家废弃的砖窑厂,还有几排养鸡棚子”
“地块边界到曲柳河吗?”
罗阳说的曲柳河是流经双峰镇边缘地带的一条河流,十几米宽,因为是活水的缘故,水质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在他的记忆里,双峰镇镇区往西扩张的地界就是这条河。
后来镇里还在河道东侧修建了沿河堤坝,弄出了一个沿河公园。
“不到曲柳河。”
刚回答完,金晨阳就愣住了。
“罗总,你对双峰镇很熟悉啊?”
“我老家就是双峰镇的,外公家就在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