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深闺密语6(1 / 2)

书中缘 到点儿吃饭 1195 字 2天前

“姐姐容我想想……”

宁玉话虽这么说,却又马上接道,“前后十日,只匆匆来过这家两趟,可见并不住这,不知姐姐可知父兄住处?”

淑兰回道:“这话不对。”

“如何不对?”

“那是谁家儿郎、父兄都不假,可之于君王,那是他的臣子。

边将进京,即便是归省,要也是以‘臣子’的身份,否则何以明令要求进城第一件事必须是去面圣。”

“姐姐的意思是——以我为例,这必须得是我家,父兄归来,方能住下?”

淑兰拿指轻轻在宁玉手面一点:“却也不全对。”

宁玉忍不住眉头皱得又厉害些,按说眼上蒙着布,淑兰该是瞧不出来的,却不知为何,这边才刚皱眉,下一秒就觉淑兰的手掌已经摁到了眉间,甚至动手抚摸了两下并道:

“莫急,待我细说与你。”

那隔着縠条擦抹过眉间的手掌,像拨动了宁玉心中的某根弦,使其不自觉主动贴靠过去,一时便就主动挽住淑兰的手臂,连头都歪靠在淑兰肩头上。

淑兰拿指腹轻轻点了下宁玉的脸颊,缓缓道:“我先将刚刚说的这个解说与你。”

宁玉也不说话,只用力点了点头,实则是借着摇动脑袋的功夫,把眼里的泪“倒”

出去。

随即就听淑兰温柔的声音在耳畔缓缓响起:

“即便将领家在京城,一入城,却是要先到兵部馆驿入住一日,期间馆吏会将其抵京的信息上报兵部。

与此同时,若天色尚早,便要即刻前往其隶属之官署,呈交相关文书,登册落印,并通过官署上书求见天子。

出了官署,仍要回到馆驿,在得到兵部“准予归省”

的明确指令及陛见的确切时间安排下达之前,该将仍得待在馆驿之中,不得擅离。”

宁玉一听,忍不住“咦”

了一声后,道:“这人都已经进城,还要兵部‘准予归省’?难道兵部回说不允,将领便要立时返回不成?”

淑兰无奈一笑,自是没有出声,只是拍拍宁玉挽着自己的手道:

“武将归省乃国家彰显‘孝治’及‘体恤’的一部分,先公后私,方称得体,是以知礼守规的将领是绝对不会先行回家的,‘私’在‘公’前,若遭弹劾,一句‘无君父之心’足矣。”

稍微一顿,又再接道:

“基本都是批复允许的,可若是因着临时急务,也会清楚告知缘由,还会准许将领修书一封,转托馆驿交予亲眷,让家里放心,当然,也有那缘由不明的……”

淑兰说到这,停了下,补道:“此处且先摁下。”

宁玉隐约猜到那种“缘由不明的拒绝”

会是什么样子,也没催问,只让淑兰先接着说允许之后。

淑兰道:“待觐见过天子,得令归家后,将领方能真正动身,而随其回京的仪仗、亲兵及公务行囊仍需留在馆驿,只带几名贴身家丁并私人物件,轻车简从回去。”

宁玉不解:“不都说将领荣归,锣鼓喧天煞是荣耀,怎的倒还静悄悄的,这别人见了,难道不误会?”

“你这哪里听说?谁人讲的?”

宁玉嘟囔道:“荣耀加身的将领,家里人巴不得邻里都出来看才对吧?犯错见不得光的才要偷偷摸摸呢。”

淑兰这下没忍住“噗嗤”

一笑,落在宁玉手臂的一拍也稍稍用力:

“罢了罢了,这要计较,只怕天黑了都说不了多少,我且先给你记着,稍后再跟你论,你自乖乖听着,末了再一道来问,可好?”

宁玉不情不愿地“哦”

了一声,却是下意识把挽着淑兰的手又再收紧一些。

淑兰挣脱不得,宠溺地摇了摇头,再道:

“你只记着,归省是私事,回的也是私宅,必得低调谦抑,以示孝道和臣节。

至到你说的那些,倒也有之,却是万万不能用于归省之时,那些也有自己的出处,得是归于公事,且得是天大的公事,于将领而言,战功封赏便属此列。

奉旨荣归,便得极尽宣扬,到了那时,自家门前锣鼓喧天不单只是被允许的,更是必须的,因其彰显的是皇恩浩荡及朝廷威仪。

至到将领在家,也不可掉以轻心,譬如天子就有可能随时召见,且兵部亦有可能再次传唤。

一般来说,若无别事,在觐见完天子之后,才能放心外出拜会在京的部署官员,又或往昔同僚旧部,当中间隙,才是自家时光,并处理些家事。

将领的归省时间亦非一成不变,听我爹爹提过,最多可达三月,少则十余日亦是有的。

而返任之时,却得先上书天子,谢恩谢赏,再往兵部领取新的指令文书,后才自家出,前往馆驿,会同将领仪仗,离京返任。”

宁玉安安静静,听得清清楚楚,却是没忍住翻了好几个白眼,心说照着淑兰刚才的说法,这么详细的流程做下来,还只是归省的其中一种方式,不觉再次嘟囔,只这次却没收住声音,被淑兰听到。

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