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中原文化,思想早已从“个人求温饱”
跃升至“族群求存”
,其境界早已不同。
小小南境之民都能有此格局,泱泱大国之中原,都不用到天子,但凡稍有眼界之人,又哪会不知这个道理。
虽说礼尚往来,等价互换,但远视者从来不拘眼前,即便单纯牟取金银财宝,何为“放长线钓大鱼”
,心知肚明。
而商场可合,人事又为何不能合?
势均力敌,合纵连横的道理,不言而喻。
是以有些事情,一拍即合。
南理豪族与中原巨贾联姻,何乐而不为?
然两家家主如何见的,如何谈的,却也悄然到连家主之妻都未闻详细。
身为母亲,有一天睡醒之后,忽听夫君告知,他已为适婚的女儿拍板婚姻大事。
“以夫为天”
的古训之下,为妻之人听得此话,自是高兴,多问一句定的谁家儿郎也不为过。
可若在此时听闻所选良婿远在千里,且是南蛮荒芜之地,试问谁能受得?
换作一般妇人,早都昏死当场,当年柳氏还能多番争吵翻闹,也算“得益”
于其自小性情彪悍,奈何“夫为妻纲”
,夫君定夺之事再难更动,不哭不闹地直到见着门前浩浩荡荡千里送亲队伍,谁又知道当天夜里柳氏可是又再砸了一通。
七年过去,至到今日再见女儿,瞧着那归宁阵仗,柳氏心头某个缺口,方才像是被一针一针修补掩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