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更为糟糕的北线战局(3 / 3)

(t)的性能虽然比35(t)要好不少——其比同期的3号F\/G型有更好的机动性。

但其装甲以及连50短都不如的37毫米斯柯达A7火炮就要比同期的3号差很多了。

甚至即使是这样德国人也没有将装甲师的编制全部凑齐塞满,导致了此时的德军装甲师编制极为混乱,既有3营4连制(12个连),也有3营3连制(9个连),还有2营4连制(8个连),甚至还有2营3连制(6个连)

pS1:上述情况是之前提到过罗马尼亚人想要在1940年购买38(t)时,捷克的工厂合同都签了,却被小胡子亲自否决的根本原因。

pS2:事实上这种充数坦克师的事情并不是巴巴罗萨才开始的,而是从毫无波兰战争就开始了,从这里就可以完全反映德国军工工业的问题,以及解释当时一系列小胡子看似冒险实则极为谨慎的决策。

只是西线英法的绥靖与不堪一击,才让德国这种糟糕的战备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因此让小胡子产生了凑数装甲师也是装甲师的错觉,并在未来的德国军工生产中继续这种拼凑数量的倾向。

2、致命一百公里

之前提到过的,苏德集团军群级单位之间的分界线差了100公里,致使第3装甲集群穿插的位置,成了苏军指挥不灵情况下的空白地带。

而本文为了剧情需要,采取了德军的划分方式,即考纳斯以南原本属于西北方面军战区的部分,也被划进了西方面军战区。

3、事实上已经被西北方面军调动去对抗德军北方集团军群

第2卷提到的,收到了3号命令的西北方面军总司令的库兹涅佐夫,认为他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正在向他发起正面进攻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而第三装甲集团应该交给西方面军自己处理

4、为了剧情

事实上在历史中的坦克第5师,在无法参与拉塞尼埃方向的反击之后,便得到了南下阻挡第3装甲集群北翼的第7装甲师推进,以保卫维尔纽斯的命令。

但是面临了和所有其他苏军坦克师一样问题的坦克第5师,在行军几十公里赶到战场之后,已经无力阻止越过涅曼河的德军了。

而本文中为了剧情,将这个苏军主动做出的调动,变成了薯条旅影响下做出的调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