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战争的一大特性(3 / 3)

/p>

(一些解释:

1、常胜军,俗称担架队,是基里曼起床之后恢复的精英部队编制(大远征时期被称为不屈卫队),由极限战士老兵和荣誉卫队中的优秀成员组成。

主要职能是担任战团高级军官和奥特拉玛星区官员的保镖与使节。

基里曼要求其成员不仅是战士也要成为政治家,因此常胜军会定期进行小组学习,研究外交和政治策略。

2、大西洋海战的再次抬头

指历史中由于苏德开战,以及德国海军战略重心转移——主力舰损失导致其从海上破交转变为全面潜艇战。

在1941年6月-7月是英国航运情况稍好的时间段,但很快随着德军无限制潜艇战开启,英国的运输船损失开始飙升。

直到10月之后,更多租借法案带来的护航力量到来,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第一次行动高峰才被暂时遏制。

3、“绥靖”派?反对派?

小不列颠及差点没有北爱尔兰也不怎么联合王国走下坡的体质其实在二战时就已经很严重了。

其表现在,就像脱欧一样,张伯伦(保守党)的“绥靖”主义在德国打进比利时,发动法国战役之前,其实是受到英国人的支持的。

只是绥靖最后破产,就像脱欧没有给英国带来“好处”一样,让英国人迅速的翻脸不认人,将这种情况全部归咎于了执政党(保守党)的错误。

而英国在野党制度的基层设定,虽然在战争状态下因为战时内阁制度没有换执政党——丘吉尔替代张伯伦成为保守党党首出任首相,带领英国人打赢了二战。

但却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就让丘胖子的保守党成了二战三巨头中唯一一个,打赢了却只能灰溜溜下台的政党

并且,打败了有打赢战争功绩的保守党的工党,也不是战后才开始给丘胖子添堵的。

其早在1942年,那个英国被封锁吃饭都困难的时代,就发表报告提出“战后全民就业”的目标。

声称要进行社会改革,并建立福利国家,提高英国人的生活条件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既是鼓舞人民,又是给保守党挖坑的观点了。

只能说,邱胖子的战时内阁,大抵是英美苏三家里最不稳当的一个,而这种不稳当便是邱胖子在下议院发表着名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的真实背景。

pS:在外部搅屎极为专业的英国人,在自己内部搅屎也一点不手软,在这种情况下,吉姆·哈克会将英国的两党称为暂时在野的反对党,和暂时执政的反对党,实在是讽刺的十分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