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前一日,崔珩带着苏绾卿在太极殿内设御帐。
除了前线的将士,文武百官齐聚。
各地的官员也到此。
新朝建立,需要探探他们的口风。
与大臣欢度新年。
苏绾卿作为皇后接受朝臣的跪拜。
将珍宝赏赐下去。
待酒酣之际,苏绾卿出了宴席。
苏绾卿走在殿外,春桃与夏荷跟在身后。
有些惬意。
“娘娘。”
一阵低沉的声音从苏绾卿的身后传来。
她回头一看,是谢砚。
此刻是多了几分不同。
鲜叶怒骂的青年,变得很是稳重。
可以独挡一面。
多了几分从容。
也许是身居高位,不再是有些束手束脚了。
苏绾卿带着笑意说道:“爱卿做得极好,再接再厉。”
多了几分冷漠、客套。
不再是刚认识的那般,有些亲密。
也许是错觉。
谢砚知道他们之间再无可能,君臣有别,给苏绾卿行礼后,便说道:“娘娘,可是还有期盼?如今我的政策在陛下与娘娘的支持下,已经有所成效。
琳琅也能做她想做的事。
臣是来多谢娘娘赏识的。”
苏绾卿看着越沉稳的谢砚。
不似少年郎了。
心中有些感触。
“爱卿不必多言,都是我与陛下的子民。
定是爱护万分,琳琅也是做得极好。
肃清书院的闲杂人等,重新建立好书院,我与陛下很是满意。”
苏绾卿带着客套的话语说道,忽略谢砚语气中的情谊。
谢砚有些失落:“娘娘又何必与我生分,我会一直站在娘娘您那边。”
苏绾卿闻言,淡淡道:“爱卿便是如此得人心,我也会助爱卿行事。”
谢砚闻言,点了点头:“是,臣自当尽力,萧寒何日才回京中?”
苏绾卿有些好奇:“你又是为何想知道萧寒的行踪?”
谢砚有些难为情:“是我的恩师的女儿想知道。”
“哦?谢大人还会帮人做媒?”
苏绾卿有些打趣道。
谢砚端正了思绪说道:“这不是见着那位小姐很想一位故人,便尽力帮助罢了。”
苏绾卿不再多言,说了几句,便要转身回到宴席上。
“娘娘,你会得到想要的一切的。”
谢砚的话语传来,苏绾卿的步伐顿了一下,而后又接着前行。
回到崔珩旁边的位置上,他看了一眼苏绾卿。
“大小姐,可是厌倦了?”
苏绾卿听着崔珩的话,有些觉得好笑:“没有,只是觉得有些闷,毕竟人太多了。
也有些不适应。”
听着这话,崔珩脸上又挂上了淡淡的笑意:“原来是这样的吗?还以为大小姐喜新厌旧了,不喜这么多的旧臣。”
苏绾卿察觉到周围官员的目光聚集,忙打断道:“今夜是犒劳各位大臣,是我有些疏忽了。”
崔珩淡淡道:“无事,也准备要送大臣们回府了。”
苏绾卿闻言,看向台下,确实是有些大臣喝醉了酒。
有些已经伏倒在案桌上了。
自是崔珩灌醉的。
那些醉倒的官员都是在政事上与崔珩作对的。
苏绾卿转头,与崔珩对视,见着他脸上还带着调笑。
也觉得有些好笑:“崔珩,怕不是要将他们都灌醉才好?”
“大小姐,可不能这么说,不要称呼我的名字,叫我郎君可好?”
崔珩带着有些醉意说道。
此时,认真瞧,才看清崔珩的眸子盛着水汽。
怕也是喝了不少。
郎君?
这不是寻常的称呼吗?
莫不是崔珩觉得不可行?
苏绾卿觉得有些怪怪的,问道:“为什么?”
崔珩低低道:“没有在人前听你喊过我一声‘夫君’,那郎君也是可以的。”
苏绾卿听着这有些委屈的语气,柔柔道:“好了,夫君,很快就结束了。”
刚想多说,便见着春桃上前有话要说。
苏绾卿顿住,春桃俯身过来道:“娘娘,还要去女席那边。”
女客那边是文武百官的家眷。
不能只在文武大臣面前,与之同乐。
也要照顾家眷。
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