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天早上6点整起床,6点15分开始准备早餐,6点45分叫醒孩子们。
这种准確性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她从来没有任何偏差。
即使是最勤奋的人,偶尔也会因为疲劳或其他原因晚起几分钟。
但莉莉安从不。
她的情绪反应也开始显得古怪。
当乔司故意说一些轻鬆的笑话时,她总是在固定的时间点露出笑容。
不是因为理解了笑话的內容,而是因为识別出了“这是一个需要笑的时机”
最令人不安的是她独处时的状態。
有一次,乔司提前下班回家,透过窗户看到莉莉安坐在客厅里。
她保持著完美的坐姿,双手端正地放在膝盖上,眼晴直视前方。
但她的表情完全空白,就像一个—.等待指令的愧。
“妈妈呢”
小托马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让乔司嚇了一跳。
转过身,他看到儿子正站在门口,同样保持著不自然的完美姿態。
“我—我不知道。”乔司结结巴巴地回答。
“妈妈是在休息。”托马斯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她说,休息的时候不需要表情。”
这句话让乔司的血液几乎凝固了。
一个五岁孩子,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夜晚,乔司躺在床上,假装熟睡。
通过微眯的眼睛,他观察著身边的妻子。
莉莉安的呼吸规律得就像机械装置。
每次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完全相同,胸口起伏的幅度也分毫不差。
更可怕的是,她的眼睛。
虽然眼皮闭著,但乔司能感觉到,她的眼球在眼皮下方快速转动著。
不是正常的快速眼动期,而是某种—扫描式的移动。
就像是在检查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乔司强忍住颤抖,继续观察,
凌晨三点,莉莉安突然坐起身来。
她的动作没有任何睏倦或迷茫,就像是按照程序执行的指令。
她站起来,走向窗户,然后就那样直直地站著,凝视著外面的黑暗。
十分钟后,她返回床上,重新躺下,继续那种机械式的呼吸。
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接下来的日子里,乔司发现了更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
托马斯和艾米莉的行为也同样古怪。
他们不再像正常孩子那样吵闹或任性,而是变得异常乖巧。
有一次,乔司故意在托马斯面前摔倒,想测试孩子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立刻跑过来帮助,或者至少会表现出关切。
但托马斯只是站在原地,歪著头观察了三秒钟,然后说:
“爸爸,你这样做是为了测试我吗”
这句话让乔司的心臟几乎停止跳动。
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洞察力
“不———.不是的,爸爸只是不小心摔倒了。”
“哦。”托马斯点点头,然后走过来,用標准的动作扶起乔司:“爸爸要小心一些。”
那种关心是如此標准,如此完美,如此—没有感情。
恐惧和疑虑像毒蛇一样在乔司心中盘旋。
他开始在导师维克多的实验室里寻找答案。
作为维克多的学生之一,他有权查阅一些研究资料。
在一本厚重的实验笔记中,他找了令他心神巨震的內容:
“完美人造生命体项目,第147次实验记录:
实验体a-23(代號:莉莉安)已成功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深度潜伏测试。
目標对象(乔司马修)对替换毫无察觉,情感反应保持稳定。
实验体的行为模式已达到95.7%的逼真度,仅在微表情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乔司的双手开始剧烈颤抖。
笔记上的字跡,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导师笔跡。
“b-17(代號:托马斯)和c-09(代號:艾米莉)的替换已於上周实施。
根据之前的实验数据,儿童型实验体的製造难度较低,但情感模擬系统需要更精密的调校。”
现实如同玻璃般粉碎了。
乔司意识到,自己的妻子———.已经被替换了。
而且,他的孩子们也——
“不.—.不可能—”
他翻阅著更多的页面,希望找到某种否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