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的影像缓缓亮起,艾拉的面容在光芒中浮现。
她身后的背景已经从殖民地的实验室,变成了一个充满奇异生机的半生物工坊。
墙壁上攀爬着如同血管般的藤蔓网络,每一根都散发着微弱的翠绿荧光,随着能量的脉动而有节奏地收缩舒张。
“拉尔夫讲师,您来得正好。”
艾拉的声音透过水晶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经过这段时间的改良,我们终于完成了一个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造物。”
她侧身让开,露出身后那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装置。
那是一个由达纳苏族的生命技术与殖民地精密机械完美融合的奇迹。
整个装置的核心,是一颗被悬浮在能量场中的巨大“母孢”。
它的外壳呈现出半透明的琥珀色,内部可以看到无数细小的能量回路在缓缓流转,如同星河般璀璨。
“我们称它为‘魔力共振投送装置’。”
艾拉走到装置旁边,纤细的手指轻抚着那层半透明的外壳:
“达纳苏族的生命孢子技术,赋予了它完美的‘伪装性’和‘休眠能力’。
殖民地的精密机械,则为它提供了‘定位精度’和‘投送控制’。”
她转身面对水晶球,眸中满是自信:
“这个装置,可以将封存在特制孢子中的小型炼金生物,以极低的能量波动精确投放到目标世界。
能量特征如此微弱,几乎与自然界的宇宙尘埃无异,根本无法被常规的监测手段识别。”
罗恩仔细观察着影像中的装置,心中涌起一阵惊叹。
这种生物技术与机械工程的跨领域融合,展现出的不只是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哲学。
“‘墨汁’已经准备好了吗?”他问道。
“当然。”
艾拉挥手示意,装置旁边的培养槽缓缓升起。
透过透明的外壁,罗恩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墨汁”静静地漂浮在营养液中。
表面的星点纹路比以前更加璀璨,每一个闪烁都蕴含着深渊的奥秘。
在纳瑞的精心培育下,这只自噬软泥怪已经进化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我们做了特殊的调整。”
艾拉继续解释着:
“在保持‘墨汁’原有能力的同时,通过达纳苏族的生命休眠技术,让它进入一种极度压缩的‘孢子态’。
这种状态下,它的所有生命活动都会降到最低,能量波动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
她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培养槽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
营养液逐渐被吸收,“墨汁”的身躯开始收缩、凝聚,最终形成了一颗拳头大小的暗色晶体。
晶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的生物膜,如同琥珀中封存的远古化石。
“这就是‘生命孢子’的形态。”
艾拉小心翼翼地将晶体取出,放入装置的中心位置:
“在这种状态下,‘墨汁’可以休眠数月甚至数年。
当接触到特定的‘唤醒信号’时,它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活性。”
装置开始运转。
金属环加速旋转,在孢子周围编织出一个复杂的能量护盾。
这层护盾的外观被精心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颗普通的、带有微弱空间波动的陨石尘埃。
“伪装层采用了三重欺骗机制。”
艾拉详细介绍着每个细节:
“第一层是‘视觉欺骗’——表面的矿物结晶完全模拟了宇宙尘埃的自然形态。
第二层是‘能量欺骗’——魔力波动被压缩到与背景辐射无异的程度。
第三层,也是最关键的,是‘概念欺骗’——任何试图识别它的探测法术,得到的反馈都会指向‘无害的自然造物’。”
罗恩不由得赞叹这种设计的精妙。
三重欺骗可不只是简单的叠加,它们是针对不同层次的识别手段进行的系统性防御。
“投送路线呢?”他询问道。
“这是最巧妙的部分。”
艾拉调出了一副星图:
“我们不会直接将孢子投向司炉星,那样的轨迹太过明显。
相反,孢子会被投放到司炉星第三颗卫星的外围轨道。
然后利用天体引力场的自然摄动,让它‘意外地’改变轨迹,最终‘坠落’到司炉星的表面。”
星图上标注着一条精密计算的弧线。
孢子的轨迹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