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即将彻底崩溃的时候。
一个声音响起。
那不是罗恩的声音,也不是老者的声音。
那是……她自己的声音。
“伊芙·冯·曼枝。”
空中浮现出另一个“她”:
“你在哭什么?”
“我……我失败了……”
“失败?”
另一个“她”笑了:
“你怎么知道自己失败了?”
“因为我没有找到答案……”
“所以呢?”
另一个“她”走过来,蹲在她面前:
“没有答案就是失败?”
“那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答案’这种东西呢?”
伊芙抬起头。
“答案不能被寻找,只能被创造。”
她伸出手:
“站起来吧,伊芙。”
“不是为了找到答案。”
“只是为了继续提问。”
伊芙看着那只手,犹豫了很久。
最后,她握住了它。
站起来的瞬间,虚空开始发光。
无数光点涌现,在她周围编织出新的景象。
不是图书馆,不是工厂,也不是审判台。
而是……一片空白的画布。
“这是……”
“这是你的世界。”
另一个“她”——或者说,她自己——微笑着说:
“没有预设的答案,没有既定的意义,没有必须遵守的规则。”
“只有一片等待被填满的空白。”
“你可以在上面画任何东西。”
“也可以什么都不画。”
“你可以提出问题。”
“也可以不提。”
“你可以寻找答案。”
“也可以创造答案。”
“或者——”
她停顿了一下:
“你可以接受,有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
“然后,继续活下去。”
伊芙看着那片空白,突然笑了。
这一次,是真正的、释然的笑。
“我明白了……”
她轻声说:
“这就是荒诞的终极意义。”
“不是找到‘绝对的真理’。”
“而是在‘没有绝对真理’的世界里,仍然勇敢地活着。”
“不是等待‘被赋予答案’。”
“而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己创造答案。”
“即使知道这个答案可能是错的,可能会改变,可能最终会被证明毫无意义……”
“但那又怎样?”
她抬起手,在空白的画布上画了第一笔:
“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答案。”
“至少,我在追寻的过程中,是自由的。”
“至少……”
她的笑容变得灿烂:
“我选择了继续提问,而不是放弃思考。”
光芒充满了整个空间。
罗恩的声音,带着欣慰和骄傲,在光芒中响起:
“第三重试炼——‘真理的幻象’。”
“通过。”
“伊芙,你做到了。”
“你不仅理解了荒诞,你还拥抱了它。”
“你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终极真理’,只有‘不断追问’。”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却依然选择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也是真正的‘荒诞主义’。”
当伊芙的意识从沙盘中完全退出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书房的地板上。
浑身大汗淋漓,就像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战斗。
罗恩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里端着一杯茶,静静地看着她。
“导师……”
伊芙挣扎着坐起来,声音沙哑:
“我……我真的做到了吗?”
“你觉得呢?”
罗恩反问。
伊芙沉默了片刻,然后露出了一个疲惫但满足的笑容:
“我觉得……我终于理解了。”
“不是虚无,不是绝望,也不是放弃。”
“明知世界没有意义,仍然为自己创造意义的勇气。”
“明知没有绝对真理,仍然不断追问的执着。”
“明知一切都是荒诞的,仍然选择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
她抬起头:“这就是荒诞主义的真谛